
指信使;書劄。 明 李贽 《與焦漪園書》:“ 空菴上人 去後,鴻便杳然,想近日又為北上計矣。” 清 鄒祇谟 《惜分飛·本意庚寅夏作》詞:“此後更休相棄,鴻便須頻寄。” 清 蒲松齡 《代畢刺史際有答陳翰林書》:“遂因鴻便,聊附尺帛,土物戔戔,少當遠音。”
“鴻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書信往來語境中,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信使或書劄(書信)。其中“鴻”取自“鴻雁傳書”典故,象征書信傳遞;“便”意為便利的途徑,合指通過信使傳遞書信的便利方式。
二、出處與例句
三、綜合解析 該詞常見于明清文人書信,既指代傳遞書信的人(信使),也可引申為書信本身,強調通信的渠道或載體。其語義與“魚雁”“青鳥”等典故類詞彙相似,均以象征手法表達信息傳遞。
《鴻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鴻便》的拆分部首是鳥(鳥)和便,鳥部作為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鳥相關。便部表示動作、變化等意思。整個字共有11個筆畫。
《鴻便》一詞源于《詩經·衛風》中的一句詩:“鴻鳥于飛,鴻鳥集于靈。”其中“鴻鳥”指的是大雁,引申為“雁”。而“便”在古代漢語中有“方便、順利”的意思。因此,《鴻便》可以理解為雁兒飛行的順利。
《鴻便》的繁體字為「鴻便」。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寫法有所不同。《鴻便》古時候的寫法為「鳥便」。
以下是一些使用《鴻便》的例句:
與《鴻便》相關的組詞有:
《鴻便》的近義詞是“順利”,意思相近,都代表事物的順暢進行。反義詞是“困難”,意思相反,表示事物的困難、不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