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荒的意思、怠荒的詳細解釋
怠荒的解釋
懶惰放蕩。《禮記·曲禮上》:“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 鄭玄 注:“怠荒,放散身體也。” 孔穎達 疏:“謂身體放縱,不自拘斂也。”《周書·明帝紀》:“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蘇舜欽 《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變異,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産立高名》:“﹝ 許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學多年,不見州郡薦舉,誠恐怠荒失業,意欲還家省視。”《清史稿·禮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時怠荒,即其時多故,倉猝授受,禮無可採。”
詞語分解
- 怠的解釋 怠 à 懶惰,忪懈:怠惰。怠倦。怠工。懈怠。 輕慢,不尊敬:怠傲。怠慢。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荒的解釋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災荒。防荒。備荒。 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荒蕪。荒地。開荒。 廢棄:荒廢。荒疏。荒置。業精于勤,荒于嬉。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a.荒涼冷落;b.荒疏衰退
網絡擴展解釋
“怠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怠荒”指懶惰放蕩、精神萎靡不振的狀态,常形容人行為放縱、缺乏自律。例如《禮記》中提到“毋怠荒”,即強調不可懈怠放縱。
二、出處與經典用法
-
《禮記·曲禮上》
原文:“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
鄭玄注:“怠荒,放散身體也。” 孔穎達疏:“謂身體放縱,不自拘斂也。”
此處強調禮儀規範中不可行為懶散、放縱。
-
《周書·明帝紀》
“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體現君主治理國家時需勤勉,不可懈怠。
三、近義詞與用法特點
- 近義詞:怠惰、荒怠、放蕩。
- 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境,含貶義,強調因懶散導緻的行為或精神渙散。例如《清史稿》中以“怠荒”批評帝王治國失職。
四、例句參考
- 宋·蘇舜欽:“苟授而怠荒,又下變異,丁甯戒告以率之。”
- 《醒世恒言》:“(許武)惟恐弟輩怠荒學業,勉其遷居。”
總結來看,“怠荒”一詞從古至今均用于批評行為或态度上的懈怠放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與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怠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怠荒指的是懶散怠惰,對待工作、學習或責任不積極認真,懶散消極的狀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缺乏積極性和努力,對待事情敷衍了事或拖延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怠荒的拆分部首是心和艮。心是指“心靈”、“心思”,艮是指“停止”。 怠荒的總體筆畫數為13筆。
來源:
怠荒一詞的出處并不明确,但可猜測它來源于對人們的行為态度的形象比喻,将怠惰比作荒廢了土地一樣,表示對事物的不負責任和不盡責任。
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怠荒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怠荒一詞的出現時間較晚,古代漢字的寫法并沒有記錄下怠荒的寫法。
例句:
1. 他一直怠荒,沒有按時完成工作。
2. 學習應該時刻保持不怠荒的态度。
組詞:
怠荒的組詞包括:怠慢、怠工、怠惰、懶惰等。
近義詞:
怠荒的近義詞包括:懶散、懈怠、懶惰、敷衍、拖延等。
反義詞:
怠荒的反義詞包括:勤奮、積極、努力、認真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