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連木。俗誤以為味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蘭孫 得了這個消息,算是黃連樹下彈琴,苦中取樂了。” 張重天 《冀魯春秋》第十一章:“俗話說得好:黃連樹根連根,窮苦人心連心。”
黃連樹是黃連木的俗稱,屬于漆樹科黃連木屬的落葉喬木。以下是詳細解釋:
植物學特征 黃連木(學名:Pistacia chinensis)樹高可達20餘米,樹幹常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木材堅硬緻密,可用于雕刻,種子可榨油制作生物柴油。
名稱由來與誤解 因名稱含“黃連”二字,民間常誤認為該樹味苦,但實際黃連木的苦味特征并不顯著(可能僅有樹皮或特定部位含苦味成分)。
文化意象 在文學和俗語中,常以“黃連樹下彈琴”比喻苦中作樂,如《初刻拍案驚奇》中“黃連樹下彈琴,苦中取樂”。另有諺語“黃連樹根連根,窮苦人心連心”表達困境中的團結。
生态價值 部分黃連木樹齡可達千年,如河南汝州市魏溝村現存一株1500年古樹,樹幹有獨特樹瘤和裂痕,具有生态研究價值。
注:如需了解黃連木的完整植物分類、分布區域等詳細信息,可參考植物學專業文獻或林業數據庫。
《黃連樹》是一個詞語,指的是一種藥用植物,即黃連的樹。
《黃連樹》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木)和黃字旁(黃),總共有11個筆畫。
《黃連樹》一詞來源于中醫藥,黃連樹是黃連植物的樹幹部分,常用作藥材。
《黃連樹》的繁體字為「黃連樹」。
在古代,對于《黃連樹》的描述和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幾種常見的寫法有:黃連木、連黃樹、黃木栢。
1. 這片山區長滿了黃連樹,是制藥的寶地。
2. 老中醫從黃連樹上取下一段樹皮,開始制作藥劑。
1. 黃連: 指黃連植物,同樣常用作藥材。
2. 黃連湯: 中藥名,以黃連為主要成分煎煮而成。
3. 黃連素: 是提取自黃連的一種有效成分。
黃連樹的近義詞包括黃連木、連黃樹。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黃連樹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