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狡很 ”。狡詐狠毒。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一折:“他可便心狡狠,倒換過文書。”一本作“ 狡倖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 吳江 一個知縣,治行貪穢,心術狡狠。”《明史·奸臣傳·周延儒》:“掌錦衣者 駱養性 , 延儒 所薦也, 養性 狡狠背 延儒 ,與中官結,刺 延儒 陰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戎人狡很,臣但覊縻而已,非能制也。” 黃興 《廣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後果》附錄《溫生才擊孚琦》:“時 廣州 清 水師提督 李準 ,擁兵狡狠,黨人在 廣州 起事者,多為所敗。”
“狡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指狡詐狠毒,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包含“狡猾”與“兇狠”雙重特質。該詞在古籍中常寫作“狡很”,屬于同義異形詞。
構成分析
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如描述奸臣、惡吏或心術不正者。例如:“此人表面謙和,實則狡狠,需多加提防。”
以上信息綜合了字典釋義及古籍用例,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五侯宴》《二刻拍案驚奇》等原文。
狡狠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心态或戰略手段,意思是狡猾狠毒、奸詐狠厲。
狡狠的部首是犬(犭),筆畫數為13畫。
狡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東夷傳》中。而在繁體字中,狡狠轉換成「狡猾狠戾」。
古時候漢字寫法會有些許差異,但整體結構與現代字形基本相同。在《康熙字典》中,「狡狠」的寫法與現代一緻。
1. 他對人一直都很狡狠,從不輕易露出真心。
2. 面對狡狠的對手,她思慮周密,不敢掉以輕心。
3. 這個計劃狡狠毒辣,要小心應對。
狡詐狠辣、狡黠狠戾、狡狠多變、狡狠無情、狡詐狠毒
狡猾、狡詐、狡黠、奸詐、狡獅
單純、天真、直率、坦誠、單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