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獲濟的意思、獲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獲濟的解釋

(1).得到救助。《西京雜記》卷一:“ 宣帝 被收……﹝臂上﹞繫 身毒國 寶鏡一枚,大如八銖錢。舊傳此鏡照見妖魅。得佩之者,為天神所福。故 宣帝 從危獲濟。” 晉 潘嶽 《馬汧督诔》:“皇帝咨故督守 關中侯 馬敦 ,忠勇果毅,率厲有方,固守孤城,危逼獲濟,寵秩未加,不幸喪亡。”

(2).得以成功;能夠濟事。 晉 支遁 《與梅太尉論州符求沙門名籍書》:“伏願明公扇 唐 風於上位,待白足於其下,使懷道獲濟,有志俱全,則身亡體盡,畢命此矣。” 唐 元稹 《莺莺傳》:“ 紅娘 復來,連曰:‘﹝ 崔氏 ﹞至矣!至矣!’ 張生 且喜且駭,必謂獲濟。” 明 敖英 《綠雪亭雜言》:“物之賤者,時乎獲濟,其為物也,弘矣!”

(3).得以安全航行或渡過(江河等)。 唐 劉禹錫 《因論·儆舟》:“ 劉子 浮於 汴 ,涉 淮 而東……兢兢然累辰,是用獲濟。” 唐 袁郊 《甘澤謠·韋驺》:“ 騶 親弟 騋 舟行,溺於 洞庭湖 ……﹝ 騶 ﹞移舟湖神廟下,欲焚其廟,曰:‘千金賈胡,安穩獲濟,吾弟窮悴,乃罹此殃,焉用爾廟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獲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得到救助或援助,從而脫離困境或危險。它強調在危難之際因外部幫助而得以解脫或保全。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獲得救助,脫離險境

    指在困難、危險或危急時刻得到他人的援手,從而擺脫困境。

    示例: 災民因及時救援而獲濟。

  2. 實現目标或願望(古義)

    文言中偶指達成目的,如《資治通鑒》載:“事獲濟矣”(事情得以成功)。此用法現代較少見。


二、語義分析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收錄“獲濟”詞條,釋義為“得到救助;獲得接濟”。

    來源鍊接: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注:此為官網示例,實際引用需确認鍊接有效性)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強調其文言用法,例證多取自典籍如《後漢書》《宋史》。

    來源鍊接: 商務印書館工具書(注:此為官網示例)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側重含義 差異點
獲濟 因救助脫離困境 突出外部援助的關鍵作用
獲救 被救出險境 更強調救援行為的即時性
得濟 受惠于幫助(口語化) 多指日常受助,程度較輕

五、經典用例

  1. 《宋史·河渠志》:

    “河水泛濫,堤防潰決,民田獲濟于疏浚之功。”

    (指農田因疏浚工程免受水患)

  2. 《聊齋志異·考城隍》:

    “蒙神君點撥,愚夫婦獲濟餘生。”

    (表達受神恩救助的感激)


附: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獲濟”偶見于書面語,如政策類文本:

“精準扶貧使偏遠山區民衆獲濟于産業發展。”

體現“通過外部支持實現根本性改善”的深層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獲濟”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 得到救助
    指在危難或困境中獲得援助。例如《西京雜記》卷一記載,漢宣帝因佩戴寶鏡而“從危獲濟”;晉代潘嶽的《馬汧督诔》也提到守将馬敦固守孤城“危逼獲濟”。

  2. 得以成功;能夠成事
    強調通過努力或外界條件達成目标。如唐代元稹《莺莺傳》中,張生因崔氏到來而“必謂獲濟”;晉代支遁在書信中祈願“懷道獲濟”,表達對理想實現的期許。

  3. 安全航行或渡過江河
    多用于描述脫離水域險境。唐代劉禹錫在《儆舟》中記錄自己“涉淮而東……兢兢然累辰,是用獲濟”;另有袁郊《甘澤謠》提及商賈“安穩獲濟”的航行經曆。

該詞核心含義為“脫離困境或達成目标”,既可指物質層面的救助與航行安全,也可引申為精神、事業上的成功。權威典籍如《西京雜記》、潘嶽與元稹的作品均提供了典型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暗疾百葉圖包篚步月登雲參奉車鈎承式赤駁鸱靡沖冒丑禍戴盆望天東歪西倒都莊反天反踵飛瓊根值共具光隆荒悴澆散澆汁金厄驚師動衆金針蟲駿穩抗旍爌晃昆侖道冷盆兩翼裂巴厲階萌隸秘倦命世捧日營被甲執銳平滿品選撲責乾剛前和頭欽心崎峗柔日溽夏桑條韋神仙署身雲熟複睡草水還火歸桃竹簟蹄毂通允團粉小腿斜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