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奉的意思、參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奉的解釋

(1).猶參與。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今皇帝二月五日制書,澤被幽顯,小子 稹 ,參奉班榮,得用封贈。”

(2).參拜,谒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上清童子 元寶 ,故此參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參奉"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一、參與事務 指加入或參與某項事務,常見于古代行政文書。唐代元稹在《告贈皇考皇妣文》中提及"參奉班榮",即參與朝廷的封贈儀式。該義項強調主動加入到具體事務中的行為。

二、參拜禮節 特指對尊長或上級的拜見行為,包括:

  1. 朝見君主:如《博異志》記載"上清童子元寶,故此參奉",描述谒見尊者的場景
  2. 拜谒上級:常見于古代官員的禮節性拜訪
  3. 宗教參拜:可延伸至對神佛的恭敬禮拜()

該詞多見于唐代文獻,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其讀音為cān fèng,注意與"參(cān)與"的發音保持一緻。在古籍中常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如所述,強調對尊者的禮儀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參奉》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向神明或名人敬獻供品或敬意。該詞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即“又”和“人”,其中“又”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手,而“人”是右邊的部首,表示人。根據漢字的筆畫規則,該字總共有9個筆畫。 《參奉》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禮儀習俗。在古代社會中,人們相信神明具有超自然的能力,并且認為通過向神明敬奉供品可以得到保佑和祝福。因此,人們會前往寺廟、神壇等地方,将水果、鮮花、食物等物品擺放在供桌上,表示對神明的敬意和虔誠。這種行為被稱為“參奉”。 另外,在繁體字中,《參奉》的寫法與簡體字略有不同。繁體字對應的是「參奉」,其中的「參」字與簡體字的「參」字相同,而「奉」字的部首為「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古時候的《參奉》可以寫作「參奉」。這種寫法反映了古人在書寫時的習慣和風格。 一些與《參奉》相關的例句包括: 1. 我們每年都會向祖先的神龛參奉鮮花和食物。 2. 在廟裡,信徒們結隊前來參奉,虔誠地祈求神明的保佑。 一些與《參奉》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參拜:向神明或名人敬獻供品或敬意。 2. 參禅:參與佛教禅修活動。 該詞的近義詞可以是祭奠、敬奉,而反義詞可以是亵渎、不敬。這些詞語也都與向神明或名人獻供品或敬意有關。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