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參奉的意思、參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參奉的解釋

(1).猶參與。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今皇帝二月五日制書,澤被幽顯,小子 稹 ,參奉班榮,得用封贈。”

(2).參拜,谒見。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上清童子 元寶 ,故此參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參奉”一詞在現代漢語通用詞典中暫未收錄,其構詞方式可能源于古漢語複合詞結構。從語素分析,“參”本義為加入、探究(《說文解字》釋為“相谒也”),“奉”則指恭敬地接受(《爾雅》注“承也”),組合後可解作“參與供奉”或“參谒奉行”之意。

該詞在《全唐詩》卷三百五十六可見“參奉玉皇前”的詩句,指參與供奉祭祀活動。明清文獻中偶見官員“參奉朝議”的用法,意指參與朝廷議政。需要注意的是,當代漢語更常用“參拜”“供奉”等詞表達類似含義。

建議使用者注意語境準确性,若涉及特定領域術語(如宗教儀軌或曆史研究),宜參照專業文獻。現代漢語表達中推薦優先使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的标準詞彙,以确保語言規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參奉"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一、參與事務 指加入或參與某項事務,常見于古代行政文書。唐代元稹在《告贈皇考皇妣文》中提及"參奉班榮",即參與朝廷的封贈儀式。該義項強調主動加入到具體事務中的行為。

二、參拜禮節 特指對尊長或上級的拜見行為,包括:

  1. 朝見君主:如《博異志》記載"上清童子元寶,故此參奉",描述谒見尊者的場景
  2. 拜谒上級:常見于古代官員的禮節性拜訪
  3. 宗教參拜:可延伸至對神佛的恭敬禮拜()

該詞多見于唐代文獻,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其讀音為cān fèng,注意與"參(cān)與"的發音保持一緻。在古籍中常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如所述,強調對尊者的禮儀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闆巾北衙策學柴米夫妻禅流抽那聰識鹾綱繁紊祔祀過庭子澔涆橫沖直撞橫刀揭斧還本喚醒花押印惑惑交薦嘄陽節斂骥騄蠲煩卷棚誇談樂業煉焦龍旌亂人盧醫密密匝匝剽攻撲緣輕挑勤志溶彙散滞十八娘石壑拾零衰賤水利工程順逆戍屋台臣太平禦覽太師窗塘埭梯陛挺險外象望風希旨未敢苟同五涼屋裡的無所謂狹阨絃師枭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