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百姓。《戰國策·燕策二》:“﹝先王﹞棄羣臣之日,餘令詔後嗣之遺義,執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於後世。” 鮑彪 注:“萌、氓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地可墾闢,悉為農郊,以贍萌隸。” 劉良 注:“氓隸,百姓也。” 明 何景明 《勢成篇》:“ 陳涉 非有諸侯之權,甲士之衆,以其萌隸之民,戍役之卒……一呼而四海嚮應。”
“萌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指代百姓(主流解釋)
現代引申義争議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原文段落以便精準解讀。
《萌隸》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可愛、單純、天真的樣子,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引人喜歡的特點。
《萌隸》的字形由“艹”和“隸”組成。其中,“艹”是草字頭部首,表示植物;“隸”是一個獨立意義字,表示奴隸。
《萌隸》共有13個筆畫,其中,“艹”部2畫,“隸”部11畫。
《萌隸》這個詞源于日本動漫文化,最早流行于2001年左右。它的繁體字形為《萌隸》。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字形有所不同。根據古代記載,在古時候,《萌隸》的字形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但整體意義相同。
1. 她的笑容真是太萌隸了,讓人無法抗拒。
2. 這隻小貓肚子上的斑點真萌隸。
3. 這部動漫角色的形象設計得非常萌隸。
1. 組詞:萌萌哒、萌妹子、萌籽。
2. 近義詞:可愛、童真、天真。
3. 反義詞:成熟、嚴肅、冷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