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反複熟習。 宋 朱熹 《答胡季隨書》:“所喻兩條,前書奉報,已極詳悉。若能平心定氣,熟復再三,必自曉。”《文獻通考·經籍十三》:“獨以予之頑頓不敏,乃能熟復數過,而僅得其旨意之彷彿。”
(2).謂親切,關懷。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李郭诏書》:“ 唐 世之所以眷禮名将相者,綢繆熟復至此。 漢 晉 以來所不及也。”
“熟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通過多次溫習、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強調對知識或技能的深入鞏固。
例如,宋代朱熹在《答胡季隨書》中提到:“若能平心定氣,熟復再三,必自曉。”,體現了通過反複研讀加深理解的過程。
表示對他人的關心或情感上的親近,帶有溫暖、體貼的意味。
如宋代洪邁《容齋四筆·李郭诏書》中記載:“唐世之所以眷禮名将相者,綢繆熟復至此。”,此處“熟複”形容朝廷對臣子的深切關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文獻通考》等文獻資料。
熟複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事物或情況變得熟悉或熟練。熟複可以用來形容對于某項技能的熟練掌握程度,也可以用來描述對于某個地方或情況的熟悉程度。
熟複這個詞可以從部首上拆分成火和複兩個部分,火是火的意思,複是十二生肖中的虎的意思。根據《康熙字典》,熟字的總筆畫數是10畫,複字的總筆畫數是11畫。
據《說文解字》,熟字的本義是火煮熟物。繁體字中的「熟」隻有一個火旁,不再有虎字旁,讀音和意思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熟」字字形曾有不同,如《字彙補》中記載了一種寫法「熟」字的舊形為「灁」,其字形有點類似于「燃」字。
1. 他練習了很多次,現在已經對這項技能十分熟複了。
2. 我對這個地方非常熟複,可以為您提供相關的信息和建議。
組詞:熟練、熟悉、熟石
近義詞:熟悉、精通、娴熟
反義詞:生疏、生僻、生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