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阍役的意思、阍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阍役的解釋

守門人。 清 王韬 《停捐納》:“聞悉倩人代作,不過照例納金以飽閽役之囊橐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阍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點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發音為hū yì,字面指“阻止、攔截”。該詞由“阍”(原指守門人)和“役”(職務)組成,最初表示負責守衛城門或宮殿的官職,後逐漸引申為對他人行動的阻礙行為。

  2. 曆史背景與演變
    在古代,“阍役”是實際存在的官職,職責包括審查進出人員、維護要地安全。隨着語言發展,其詞義從具體職務擴展為抽象的行為阻撓,例如《左傳》中曾用類似表述描述政治上的權力限制。

  3. 現代使用場景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比喻對某事的強行幹預或限制。例如:“公司創新提案遭管理層阍役,未能實施。”需注意該詞較為冷僻,日常交流中更常用“阻攔”“阻礙”等替代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體系或成語典故,可查閱《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阍役的意思

阍役(hūn y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守衛、看守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阍役的部首是阜(fù)部,筆畫數為14。

來源

阍役來源于古代的官職名稱,指的是守衛京城和宮廷的官員。

繁體

阍役的繁體字為閽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阍役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部首阜的形狀。

例句

他被任命為宮廷的阍役,負責守衛皇宮的安全。

組詞

阍役兵、阍役隊、阍役所。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衛士、護衛、看守。

反義詞:逃脫、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