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塗月的意思、塗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塗月的解釋

農曆十二月的别稱。《爾雅·釋天》:“十二月為塗。” 俞樾 《群經平議·爾雅二》:“十一月為辜,十二月為塗。辜之言故,塗之言除也。一歲至此将除去故舊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謂之故,十二月謂之除也。”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漢敦煌太守裴岑紀功碑跋》:“ 光緒 遊桃之歲塗月,同年 孫叔茀 吏部持此本過餘,屬為審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塗月”一詞主要有兩重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農曆十二月的别稱(主流釋義)

  1. 來源
    最早見于《爾雅·釋天》:“十二月為塗。”。古代學者俞樾解釋,“塗”通“除”,意為“除舊”,因十二月是歲末,象征辭舊迎新。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詩詞中代指農曆十二月,例如清代李慈銘在《越缦堂讀書記》中用“塗月”指代年末。

二、成語“塗月”的引申義(較少見)

  1. 字面解析
    “塗”指塗抹、僞裝,“月”象征美好,合喻表面光鮮而内在虛僞。

  2. 使用範圍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此成語,更多見于特定文學或曆史文本中。

權威性辨析:

建議在解讀時優先考慮“農曆十二月”的釋義,若涉及文學隱喻再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塗月

塗月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塗抹在月光下”,形容月光灑在物體上的效果。塗月由兩個部首組成,從字形上來看,它的首部是“水”,而尾部是“月”,分别表示水和月亮。塗月的字形比較簡單,共有8畫。

來源

塗月最早出現于《漢書·藝文志》中,它是古人用來描述月光灑在物體上的美麗景象的詞語。塗月一詞來源于古代民間文化,當夜晚月亮升起,月光灑在大地上,人們将物體塗抹上白色或淺色顔料後,放在月光下欣賞,以此來感受月色的美麗與神奇。

繁體

塗月的繁體字為「塗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塗月的字形會有一些差異。早期的寫法中,塗月的首部會加上一個表示“手”的部首,表示用手塗抹。也有一些古字書寫中,塗月的月字由上下兩個月亮組成,更加形象地表達出塗抹在月光下的含義。

例句

1. 他拿起刷子在紙上輕輕一抹,如同塗月一般美妙。

2. 月光灑在湖面上,形成一條閃耀的塗月之道。

組詞

塗鴉、塗抹、月光、月色、月光如水

近義詞

月白、皓月、明月

反義詞

黑夜、暗淡、幽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