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萊子 的省稱。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老萊 灌園以遠之,從其所好,莫與易也。” 唐 孟郊 《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雲陽》詩:“服綵 老萊 并,侍車 江革 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将》:“百裡白雲親舍近,不得斑衣效 老萊 。”
“老萊”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基本含義
指年紀較大且經驗豐富、技能娴熟的人,常用于稱贊某人在專業領域的能力積累。該詞由“老”(年長)和“萊”(古義為經驗豐富、有才幹)組合而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技術、行業或生活經驗豐富的長者,例如:“他是行業内的老萊,解決問題總能一針見血。”其比喻源自農夫多年耕作積累經驗成為行家的意象。
老萊子的省稱
“老萊”是春秋時期楚國隱士老萊子的簡稱。據《抱樸子》《桃花扇》等古籍記載,老萊子以孝聞名,曾隱居耕田避世,并留下“斑衣娛親”的典故。
孝道典故
老萊子七十歲時為取悅雙親,身着五彩衣扮孩童嬉戲,後成為孝親文化的象征。此典故常見于詩詞中,如唐代孟郊詩句“服綵老萊并”。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或地域名稱(如黑龍江老萊鎮),可參考相關文獻或地方志。
《老萊》是一個中國方言詞彙,廣泛使用于東北部分地區,主要指代年長的女性或婦女。這個詞通常用于親切地稱呼母親、祖母或其他長輩的女性親屬。
它的拆分部首是艹(草字頭),由兩個部首構成:艹(草字頭)和老(老字頭)。它的拼音為lǎo lǎi ,共有12個筆畫。
這個方言詞彙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東北方言中的獨特用法,不同于普通話中對年長女性的稱呼。這種稱呼方式在東北地區非常普遍,被看作一種親切、尊敬的方式。
《老萊》在繁體字中拆分的部首和筆畫保持一緻,寫作「老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老萊》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基本一緻,沒有明顯差異。
1. 請問,老萊家有空閑房間嗎?- Could I ask if there is a spare room in your house, aunty?
2. 回家給老萊帶點禮物吧。- Bring some gifts home for your mother, please.
3. 老萊的包子真好吃!- The steamed buns made by grandmother are so delicious!
老萊可以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彙:
1. 老萊親 - 可愛的媽媽,親愛的母親。
2. 老萊臉 - 溢于言表的慈愛和溫和的面容。
3. 老萊店 - 由老萊經營的小店、攤位或小商販。
近義詞:阿姨、媽媽、娘、母親
反義詞:姑媽、姐姐、妹妹、小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