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漏的意思、五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漏的解釋

(1).謂第五更,天将明時。 唐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唐 黃滔 《贻張蠙同年》詩:“驅車先五漏,把菊後重陽。”

(2).借指一整夜。《西遊記》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難熟,火燎三關道不清。”參見“ 五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漏”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因不同文化背景和領域而異,以下是詳細梳理:

一、時間概念

指第五更(即天将破曉時分),或借代“一整夜”。例如杜甫的詩句“五夜漏聲催曉箭”(《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及《西遊記》中“火煎五漏丹難熟”,均用此意。古代将一夜分為五更,五更對應黎明前夕,因此“五漏”常被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時間流逝或徹夜未眠的意象。


二、佛教與道教中的含義

  1. 感官洩漏(佛教衍生概念)
    佛教認為人的五感(眼、耳、鼻、舌、身)若過度外洩,會導緻“精神恍惚、思慮不清”。例如眼觀色相、耳聽聲欲等行為會損耗心神,影響修行定力。

  2. 女子五漏之體(宗教修行觀點)
    佛教和道教中均有提及“女子五漏”的說法,認為女性因生理特質(如月經)和社會角色的限制,在修行中需克服更多障礙。例如佛教文殊菩薩提到的“五漏”包括不能為身主、家主等,道教則強調女性需通過“斬赤龍”(斷月經)才能深入修煉。
    注:此類說法帶有傳統文化色彩,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


三、丹道内修理論

在道家内丹修煉中,“五漏”指能量通過五類器官洩漏:


“五漏”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不同領域的解釋反映了傳統文化對身心、時間的多元認知。如需進一步探讨某類含義,可參考對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漏的意思

《五漏》是一個成語,指人的五官中的眼、耳、鼻、口、舌五個感官器官,也可以泛指人的感官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左邊的部首是“口”,右邊的部首是“心”,總共有六筆。

來源

《五漏》這個詞的來源,最早見于《老子》中,被用來描述人類感官的易逝和不穩定。後來,這個成語在佛教中也有所引用,用來指人間的貪欲、煩惱和迷惑。

繁體

《五漏》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五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五漏」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常見的寫法有「五漏」、「五澇」、「五盥」等。

例句

1. 深山幽谷中,遠離人群的喧嚣,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美無須顧忌五漏的幹擾。

2. 他沉迷于遊戲中,完全陷入其中,被五漏所迷,漸漸喪失了對現實的感知。

組詞

1. 五感: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五種感官。

2. 漏覺:指錯過了本應注意到的事物或情況。

近義詞

五官、感官

反義詞

完備、完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