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候的意思、常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候的解釋

固定的物候。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唐 白居易 《桐花》詩:“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發。”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四》:“ 關 西西風則雨,東風則晴,皆以為常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常候”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固定物候)

指自然界中具有固定規律的季節性或周期性現象,常用于描述氣候、物候的穩定性。該含義源自古代文獻:

  1.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提到:“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強調自然規律的确定性。
  2. 唐代白居易在《桐花》詩中寫道:“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發”,描述清明時節桐花開放的固定現象。
  3. 宋代王谠的《唐語林》記載關中地區“西風則雨,東風則晴”的氣候常候。

二、延伸用法(等待相關)

部分資料提到“常候”可作成語,表示頻繁或長期的等待狀态。例如形容工作中等待客戶,或情感中等待回應。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且未見古籍直接佐證,需謹慎使用。


建議:若用于學術或正式場景,建議采用第一種釋義,并參考《抱樸子》《白居易詩集》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候這個詞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的意思是“經常等待”或“時常守候”。常候的部首是⻌(辶),正式的拆分為辶+⺌(民),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常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爾雅》一書中。在繁體字中,常候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常候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是⻌+⺌(民)+一,總計11畫。可以看出,古代的常候字在形狀上有些許變化,但其意義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些常候的例句: 1. 我常候他的消息,希望能盡快聽到他的好消息。 2. 她常候在車站等待來接她的朋友。 一些與常候相關的組詞包括:等候、守候、等待等。這些詞都有着類似的意思,都指在特定的時間内等待或守候某人或某事物的到來。 關于近義詞,可以使用等待、等候和守候這些詞來替代常候,它們的意思非常相似。 至于反義詞,常候的反義詞可以是不等候、不守候或不等待等,它們表示不再等待或守候某人或某事物的到來。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再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