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斂掠的意思、斂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斂掠的解釋

征收、掠奪。 宋 範仲淹 《奏乞指揮管設捉賊兵士》:“逐程宿處,官破柴薪鹽醋,不令斂掠。” 宋 蘇轼 《乞降度牒定州禁軍營房狀》:“已體量得雲翼指揮使 孫貴 ,到營四箇月,前後斂掠一十一度,計入己贜九十八貫八百文,已送司理院枷項根勘去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斂掠”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斂”與“掠”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斂”本義為收集、征收,如《說文解字》釋“斂,收也”;“掠”指搶奪、奪取,如《廣韻》注“掠,取也”。二字結合後,“斂掠”特指以強制手段搜刮財物,常見于描述官吏橫征暴斂或軍隊劫掠的行為。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辭源》指出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新唐書·李密傳》載“斂掠無度,民不堪命”,其語義核心強調“暴力征收”與“非正當占有”的雙重性質。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類為貶義動詞,多用于批判統治階級的暴政行為。

用法上,“斂掠”常與“百姓”“民財”等賓語搭配,例如宋代《資治通鑒》中“官吏斂掠,民多流亡”的記載。近義詞對比方面,《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其與“橫征暴斂”“劫掠”存在語義交叉,但“斂掠”更側重官方背景下的系統性掠奪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

“斂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iǎn lüè(或liǎn lüě),其核心含義為征收、掠奪,通常指以強制性或暴力的方式獲取財物。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與用法

  1. 基本含義
    “斂”指收集、征收,“掠”指搶奪、奪取,組合後表示通過權力或暴力手段強行征收財物。例如:

    • 宋代範仲淹在奏折中提到:“不令斂掠”,指禁止官員向百姓強行征收物資()。
    • 蘇轼在《乞降度牒定州禁軍營房狀》中揭露軍官孫貴“斂掠一十一度”,即多次非法斂財()。
  2. 字義拆解

    • 斂(liǎn):本義為“收起”(如斂容、斂足),引申為“征收”(如斂錢、橫征暴斂)。
    • 掠(lüè):本義為“搶奪”(如掠奪、擄掠),也可指“輕輕擦過”(如涼風掠面)或“拷打”(如拷掠)。

曆史與文獻用例

“斂掠”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宋代公文,反映當時官吏濫用職權、盤剝百姓的現象。例如:


現代使用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斂掠”已較少使用,但可結合語境理解類似行為,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源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頒獎表弟崇禮觸逆春孟竄削倒挂金鐘地窟頂租訛錢放屁添風服命輔翼格斬關領管賬褐博黃金牙回鸾恢漫降體見貨郊遊晉豎巨寶鈞諧巨璞葵傾狼顧廉卓僚吏李天下六笙詩夢齡湎淫闵察拟訂配嫡裒刻千狀萬端峭整峭正去路人民肉趼沙沙聲神白猨生氣神略識藝水荭搜遺速凍隨緣樂助痛貫心膂王風亡魂喪魄微名誤我心到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