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环涂 ”。1.环城的路。《周礼·考工记·匠人》:“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环涂,谓环城之道。”
(2).指四周的路径。 唐 吴融 《祝风三十二韵》:“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见“ 环涂 ”。
“环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án tú,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可从以下角度解释:
在古代道路等级制度中,“环涂”属于中等规格的道路,介于“经涂”(城内主干道)和“野涂”(郊野道路)之间。例如: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人们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的过程”,但这种用法在权威古籍中未见记载,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建议优先参考传统文献释义。
“环涂”一词的核心含义与古代道路相关,具体语境需结合文献分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汉语大词典》等典籍。
《环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环绕墙壁进行贴画或绘制涂料,也指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审查或取缔。
《环涂》由部首「氵」和「彖」组成,共计12个笔画。
《环涂》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碑录集释·宣庙镶环碑记》中。
《环涂》的繁体字为「環塗」。
古时《环涂》有多个不同的字形,如今所见的常用字形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变异。
1. 这些壁画是由艺术家们用精心的设计和华丽的颜色实施环涂而成的。
2. 城市规划部门对违法建筑进行环涂并进行拆除。
1. 环绕
2. 涂料
3. 墙壁
4. 贴画
5. 审查
1. 环刷
2. 环擦
3. 绕涂
1. 擦除
2. 拔印
3. 移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