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蝗蝝的意思、蝗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蝗蝝的解釋

蝗的幼蟲。《後漢書·陳忠傳》:“ 兖 豫 蝗蝝滋生, 荊 揚 稻收儉薄。” 李賢 注:“蝝,螽子也。”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 何敞 , 吳郡 人。少好道藝,隱居。裡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 慶洪 遣戶曹掾緻謁,奉印綬,煩守 無錫 。 敞 不受。退,歎而言曰:‘郡界有災,安能得懷道。’因跋涉之縣,駐明星屋中。蝗蝝消死, 敞 即遁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蝗蝝”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主要用于指代蝗蟲的幼蟲,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與用法

  1. 曆史記載:
    • 《後漢書·陳忠傳》提到“兖豫蝗蝝滋生”,指蝗災初期幼蟲大量繁殖。
    • 晉代幹寶《搜神記》中也有“蝗蝝”描述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
  2. 相關詞辨析:
    • 與“蝗蝻”(huángnǎn)類似,均指蝗蟲若蟲,但“蝻”更側重跳躍階段的幼蟲(俗稱“跳蝻”)。

三、生物學特征

四、現代應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代蟲害治理案例,可參考《後漢書》《搜神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蝗蝝

蝗蝝(huáng làng)是一個表示“蝗蟲”的詞彙,它指的是一種昆蟲類的有翅膀的害蟲。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蝗蝝這個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蝗蝝的拆分部首是蟲字旁,表示與蟲相關,而蝗蝝的總筆畫數為19。

來源

蝗蝝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形容蝗蟲的繁衍。在中國古代經常出現蝗蟲成災的情況,所以蝗蝝這個詞逐漸形成并廣泛使用。

繁體

蝗蝝的繁體字是「蝺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蝗蝝的寫法稍有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漢字寫法是「蝏蝄」。

例句

他們的莊稼被蝗蝝吃光了。

組詞

蝗蝝相關的組詞有:蝗災、蝗害、蝗蟲等。

近義詞

和蝗蝝近義的詞有:螞蚱、飛蝗、薊蝗等。

反義詞

和蝗蝝相反的詞有:昆蟲防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