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臂燃身的意思、斷臂燃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臂燃身的解釋

斷手臂、燃肉身燈。 明 李贽 《詠古》之二:“斷臂燃身未足誇,何當垂老問年華。” 明 李贽 《複鄧石陽書》:“雖至于斷臂燃身,亦祗為喪身失命之夫耳,竟何補也!”參見“ 燃肉身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斷臂燃身"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為了崇高的理想或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自我。該成語融合了具體的行為意象與深刻的象征意義,主要可從以下層面理解:

一、本義解析

  1. 字面拆解:
    • 斷臂:指砍斷手臂。
    • 燃身:指焚燒身體。 二者均指向極端激烈的自我犧牲行為,常與佛教修行中的苦行精神相關聯。

二、典故溯源(宗教語境)

該成語典出中國禅宗公案,具體指二祖慧可向達摩祖師求法的故事:

慧可為表求法決心,于雪中斷臂明志,後更有"燃身供佛"的記載(見《景德傳燈錄》卷三)。此舉象征以肉身之苦換取精神覺悟,體現"舍身求法"的極緻虔誠。

三、引申義與現代表達

在現代漢語中,"斷臂燃身"已超越宗教範疇,引申為:

  1. 為真理/信仰犧牲

    如科學家為研究危險課題獻身。

  2. 極緻奉獻精神

    形容守護國家、民族大義時的自我犧牲(例:抗戰英雄事迹)。

  3. 藝術化表達

    文學作品中用以刻畫角色決絕的心志(例:金庸《神雕俠侶》楊過斷臂情節的象征意義)。

四、權威典籍佐證

  1. 佛教經典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載"燃指供佛"儀軌,與"燃身"同屬舍身供養範疇。

  2. 禅宗文獻

    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明确記載慧可"立雪斷臂"求法事迹(中華書局點校本可查證)。

  3. 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形容舍身求法的決心"(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版)。


使用示例:

在民族存亡之際,無數志士以_斷臂燃身_之志投身救國,鑄就血肉長城。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典籍或專業數據庫如"中華經典古籍庫"核實原始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

“斷臂燃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uàn bì rán shēn,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砍斷手臂、燃燒身體作為燈盞(即“燃肉身燈”),源于佛教中極端虔誠的修行方式,通過自殘身體表達對信仰的專一和奉獻。後引申為為了正義或理想,不惜犧牲自我、付出一切代價。

  2. 出處與典故
    成語最早見于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作品,如《詠古》中“斷臂燃身未足誇,何當垂老問年華”,以及《複鄧石陽書》中“雖至于斷臂燃身,亦祗為喪身失命之夫耳”,均借極端行為批判盲目犧牲的局限性。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為追求公正、真理或保護他人而英勇獻身的人,如戰士、志願者等。但需注意,現代語境中更強調精神層面的奉獻,而非字面意義的自殘行為。

  4. 注意事項
    該成語帶有強烈悲壯色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誤解為鼓勵極端行為。李贽的原作也暗含對盲目犧牲的反思。

總結來看,“斷臂燃身”既包含曆史宗教中的獻身儀式,也承載了為崇高目标自我犧牲的象征意義,但需理性理解其精神内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樂拜詞白當半圓鼈悶不識面猜禍婇女吃得住籌局大袋鼠盜伐堆垜恩深義重匪僻鳳勒負流怪物寒冽後間減排教服郊享解辯接連靜民京牧局趣钜億恐畏老實巴腳梨花盞籬圍樓層馬蜂滿不在意曼胡懋敦末堂内鎮稫稄破說丘樹七子權與軟功勝異濕墊韬光斂彩挑三撥四偷樂土鼓文憲穩住我山嗚咽鄉會霄衢校文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