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淩波的意思、淩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淩波的解釋

(1) [rushing waves]∶急速奔流的水波

(2) [(like fairies) walking over ripples]∶形容女子腳步輕盈,飄移如履水波

淩波而至

詳細解釋

(1).在水上行走。 漢 莊忌 《哀時命》:“勢不能淩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騁逸策迅者,雖遺景而不勞;因風淩波者,雖濟危而不傾。” 唐 駱賓王 《櫂歌行》:“寫月圖黃罷,淩波拾翠通。”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臨邛李生》:“乃攜手淩波而度,徑入山寺中。” 清 納蘭性德 《點绛唇·詠風蘭》詞:“淩波欲去,且為東風住。” 朱自清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我們仿佛親見那時華燈映水,畫舫淩波的光景了。”

(2).指波濤。《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若夫觴酌淩波在前,簫筠發音於後,足下鷹揚其體,鳳觀虎視,謂 蕭 曹 不足儔, 衛 霍 不足侔也。” 呂延濟 注:“言酒多如水之波瀾也。” 晉 郭璞 《江賦》:“撫淩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唐 司空圖 《成均諷》:“輕埃漸弭,泛空碧之橫雲;曳緒繄收,失淩波之迴雪。”

(3).比喻美人步履輕盈,如乘碧波而行。《文選·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韈生塵。” 呂向 注:“步於水波之上,如塵生也。” 唐 羊士谔 《酬蕭使君出妓夜宴見送》詩:“玉顔紅燭忽驚春,微步淩波拂暗塵。” 宋 周邦彥 《瑞鶴仙·高平》詞:“淩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 清 李漁 《意中緣·诳姻》:“説甚麼淩波纖步,輕盈欲飛。”《天雨花》第十三回:“金蓮三寸淩波小,果然好個佳俊人。”

(4).指美女的腳。 金 劉迎 《聞丘丈晚集慶壽作詩戲之》:“紅燭影紗聞喚馬,翠羅承韈見淩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 細柳 何細哉:眉細、腰細、淩波細,且喜心更細。”

淩波:1.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漢 嚴忌 《哀時命》:“勢不能淩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 晉 束晳 《補亡詩·南荄》:“淩波赴汩,噬魴捕鯉。”《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寺僧平時吃着十方,此際料沒得有淩波出險、載米上門的了。”

(2).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淩波微步,羅韤生塵。” 南朝 梁 蕭紀 《同蕭長史看妓》詩:“寧殊值行雨,詎減見淩波。” 明 徐複祚 《紅梨記·初會》:“想他淩波偏稱,羅襪内藏着可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綠雪堂集》:“ 錢舜舉 《華清出浴圖》雲:‘…… 沉香亭 北何人見,偷寫《淩波飛燕圖》。’”

(3).奔騰的波浪;波濤。《文選·郭璞<江賦>》:“撫淩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李善 注:“《廣雅》:‘淩,馳也。’《上林賦》:‘馳波跳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淩波"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行走于水波之上

指輕盈踏水而行,多形容體态飄逸。典出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描繪洛神在水面行走的仙姿。此意象成為後世文學中超凡脫俗的經典符號,如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淩波仙子生塵襪"即化用此典。

二、引申義:形容輕盈柔美的姿态

延伸指女子步履輕盈之态,如《醒世恒言》中"羅襪雙鈎,恰似淩波仙子"。在傳統藝術中,"淩波"步态常見于戲曲舞蹈,體現中國美學對"行雲流水"動态美的追求。相關研究可見《中國古典舞身韻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

三、文化意象:水仙花的雅稱

因水仙常植于清水白石間,亭亭玉立如踏波而立,故得名"淩波仙子"。明代《群芳譜》載:"水仙花江南處處有之,雅號淩波客。"此别稱體現中國人以物喻情的詩意思維,相關記載見于《中國植物古籍舉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淩波"詞條
  2. 曹植著《曹子建集》(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王象晉《群芳譜》(明代古籍影印本)
  4. 袁禾《中國古典舞身韻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淩波”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作多角度解讀:

  1. 字面意義:水波與行于水上

    • 原指急速奔流的水波(如),或直接代指波濤()。例如《江賦》中“撫淩波而凫躍”即描繪水波蕩漾的景象。
    • 引申為在水上行走,常用于神話或文學想象。如《哀時命》中“勢不能淩波以徑度兮”形容渡水之态(、)。
  2. 文學意象:形容女子步态輕盈

    • 最經典的用法源自曹植《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比喻美人步履如踏碧波般輕盈曼妙(、)。
    • 後世詩詞中沿用此意,如賀鑄《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以“淩波”暗喻佳人芳蹤(),周邦彥詞中“淩波步弱”亦為此類描寫()。
  3. 人名與象征寓意

    • 作為名字,“淩”取超越、高遠之意,“波”象征水浪或勇于挑戰,組合後寄寓志向高遠、勇往直前(、)。

該詞既具自然景象的寫實性,又因文學化用衍生出美學意象,兼具動态與柔美的雙重意境。

别人正在浏覽...

寶訣褊阨辰時崇科斷脰二紀風馬焚香禮拜各取所長鈎剪溝眼管轄區過此以往胡倫家鴨接竈激奮精熒郡課開快車可變跨映鵾鵬林落立絨籠燭羅麗倮獸履靸慢工出細貨幔帷丕酒破瓜清清繞灣子榮榮戎钺睿木三十二天三星上究山雞照影神館沈委實惠售奸司傅苔錢太陽地兒通則頹瘁推賢腲脮烏署汙損閑磕牙涎臉饧眼小彴小字本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