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花街柳陌的意思、花街柳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花街柳陌的解釋

猶言花街柳市。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那 李秀才 不離了花街柳陌,占場兒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水浒傳》第六回:“花街柳陌,衆多嬌艷名姬; 楚 館 秦 樓,無限風流歌妓。” 明 王錂 《尋親記·勸勉》:“若榮耀,早歸馳驛,莫留戀花街柳陌。”亦作“ 花衢柳陌 ”。 元 李邦祐 《轉調淘金令·思情》曲:“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 秦 樓 謝 舘,怪他去閑遊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花街柳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文化色彩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代古代風月場所集中的街道巷陌。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該成語由兩組意象構成:“花”喻指容貌豔麗的女子,“柳”象征身姿柔美的娼妓,“街陌”則特指特定的地理空間,整體構成對青樓聚集區的婉轉指代。

從語源學考察,該詞最早見于元代戲曲家關漢卿《望江亭》中的描述:“則俺這愛月夜眠遲,惜花朝起早,花街柳陌,多少王孫貴客”,此處通過環境描寫暗喻風月場所的繁華場景。清代《西湖佳話》中“花街柳陌,跨青骢馬而醉紅裙”的記載,進一步印證了該詞在明清文學作品中的特殊語境功能。

從文化符號學角度分析,《中國民俗大辭典》指出,“花”與“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被賦予特殊的性别隱喻,這種植物意象的轉喻手法既符合古代文人的審美趣味,又體現了社會對特定職業群體的隱晦認知。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常識》中強調,此類成語保留着古代市井文化的重要信息,是研究社會語言變遷的活化石。

主要參考資料:

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2.《元曲選注》(中華書局,2001年)

3.《西湖文獻集成》(杭州出版社,2004年)

4.《中國民俗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

5.《古代漢語常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網絡擴展解釋

“花街柳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釋義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多用于形容風月場所集中的區域。

  2. 出處
    源自元代無名氏的雜劇《貨郎旦》第四折:“那李秀才不離了花街柳陌,占場兒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用于描述特定場所。
    • 結構類型:聯合式成語,中性色彩。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常見近義詞包括“花街柳巷”“花衢柳陌”等,均指代類似場所。此外,“柳陌花街”為同義倒序表達,意義相同。

  5. 文學示例
    如《水浒傳》第六回提及:“花街柳陌,衆多嬌豔名姬;楚館秦樓,無限風流歌妓。”。


該成語多用于古典文學,帶有特定曆史背景下的社會文化色彩,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考據,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跪半籌暴蹷擯絕避影避災察眉倘佯創議盜名反情風颮諷意閣落怪不到慣有詭謬好身手咶絮花青素奸滑簡書交耳教改鏡皦經營金線軍令跬譽虧制陸陵鹵竈縷鹿脈色末見謀畔南帝南史拈毫弄管弄精神弄暖派駐炮人乾淺球锽犬吠之盜娆固人民氄衣騷亂使君書劍恩仇錄殊類順刃堂尊亭童葦杖五靈先臣仙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