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花街柳陌的意思、花街柳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花街柳陌的解释

犹言花街柳市。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 李秀才 不离了花街柳陌,占场儿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水浒传》第六回:“花街柳陌,众多娇艷名姬; 楚 馆 秦 楼,无限风流歌妓。” 明 王錂 《寻亲记·劝勉》:“若荣耀,早归驰驛,莫留恋花街柳陌。”亦作“ 花衢柳陌 ”。 元 李邦祐 《转调淘金令·思情》曲:“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 秦 楼 谢 舘,怪他去闲游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花街柳陌”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色彩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代古代风月场所集中的街道巷陌。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该成语由两组意象构成:“花”喻指容貌艳丽的女子,“柳”象征身姿柔美的娼妓,“街陌”则特指特定的地理空间,整体构成对青楼聚集区的婉转指代。

从语源学考察,该词最早见于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望江亭》中的描述:“则俺这爱月夜眠迟,惜花朝起早,花街柳陌,多少王孙贵客”,此处通过环境描写暗喻风月场所的繁华场景。清代《西湖佳话》中“花街柳陌,跨青骢马而醉红裙”的记载,进一步印证了该词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特殊语境功能。

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分析,《中国民俗大辞典》指出,“花”与“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特殊的性别隐喻,这种植物意象的转喻手法既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又体现了社会对特定职业群体的隐晦认知。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常识》中强调,此类成语保留着古代市井文化的重要信息,是研究社会语言变迁的活化石。

主要参考资料:

1.《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

2.《元曲选注》(中华书局,2001年)

3.《西湖文献集成》(杭州出版社,2004年)

4.《中国民俗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5.《古代汉语常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网络扩展解释

“花街柳陌”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释义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多用于形容风月场所集中的区域。

  2. 出处
    源自元代无名氏的杂剧《货郎旦》第四折:“那李秀才不离了花街柳陌,占场儿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

  3.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作宾语、定语,用于描述特定场所。
    • 结构类型:联合式成语,中性色彩。
  4. 近义词与关联词
    常见近义词包括“花街柳巷”“花衢柳陌”等,均指代类似场所。此外,“柳陌花街”为同义倒序表达,意义相同。

  5. 文学示例
    如《水浒传》第六回提及:“花街柳陌,众多娇艳名姬;楚馆秦楼,无限风流歌妓。”。


该成语多用于古典文学,带有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文化色彩,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考据,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里之命播音室补天柱地惭噱扯烂污齿决捶背粗杂诞受倒熟话打业钱鞮汗二重奏仿徨访实仿纸屝履凤梁妇官附化福如东海刚婞贡生广莫风何景明和喜蝗蝻焕丽机服巾国英雄靳巧矜清进勋寄栖廐置记意季禺钧枢课演库贮乐冰龙化虎变牛祸评识仆从军谦谢情窦三清境山带山木自寇蚀耗说唱文学绥宁燧堡投死五器无性下官县衡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