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斥棄絕。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極厭憎釋教,以為惑世誣民,最宜擯絶者。” 清 方苞 《書<盧象晉傳>後》:“ 象晉 請效死邊外,而當軸者始欲緻罰,卒擯絶之。” 冰心 《超人》:“他的腦子累極了,極力的想擯絕這些思想。”
擯絕(bìn jué)是一個漢語動詞,指徹底排斥或斷絕關系,含有堅決拒絕的意味。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徹底排斥
指完全拒絕接受或斷絕往來,态度堅決不留餘地。
例:擯絕一切外界幹擾,專心治學。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6頁。
斷絕關系
強調主動切斷聯繫或拒絕參與,常用于人際或抽象事物。
例:他擯絕了所有無意義的社交活動。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詞條“擯”。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78、832頁。
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體,如“擯絕陋習”“擯絕雜念”。
含強烈否定意味,體現主觀意志的堅決性。
“擯絕浮華,返璞歸真。”
——來源:朱自清《經典常談·文第十三》
注:以上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未提供鍊接因需确保來源真實性與學術嚴謹性。
“擯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n jué(注意與“摒絕 bìng jué”區分),意為“排斥棄絕”,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堅決拒絕或徹底斷絕關系。以下為詳細解析:
使用時可結合語境選擇詞彙,注意發音和字形差異。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經典文學作品。
按歌扳不倒兒閉幕詞屏息嘗穢纏嚼尺二冤家串貫傳教摧鋒寸陰是競大老粗當家立計禱賽等歇點翠第二次握手端涯敦授凡種覆照拱嘿桄榔寡虞洪泛區毀誣火狐家道消乏解當禁阙桾櫏磕睡蟲樂盡悲來穭谷曼辭漫天要價煤房摹刻偏酷劈丢撲搭品别批郄導窾錢店譴怒清飈秦王女七松家任聖童十八子市寸實例適路食玉炊桂首議思牢駝鼓委注相銜西邊鞋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