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淺的意思、乾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淺的解釋

1.水量少,水位淺。《宋史·河渠志七》:“今春闕雨,上河乾淺,堰身塌損。”

2.指江湖池沼的水淺處。《韓詩外傳》卷十:“魚鼈厭深淵而就乾淺,故得於釣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乾淺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乾”(gān)和“淺”(qiǎn)兩個單字組成,需結合二者本義及合成後的引申義理解。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分述其含義: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乾(gān)

    指“幹燥”“缺水”,與“濕”相對。《說文解字》釋:“乾,上出也。從乙,乙,物之達也。”其本義強調水分缺失狀态,如《易經·乾卦》象征天行健,亦隱含剛健、無潤澤之意。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淺(qiǎn)

    本義為“水不深”,引申指程度不深、時間短或學識粗疏。《說文解字》:“淺,不深也。從水,戋聲。”如《詩經·邶風》“就其淺矣”即用本義。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


二、複合詞“乾淺”的釋義

“乾淺”為并列結構,核心含義為“幹涸且淺”,多用于描述河流、湖泊等水體的枯竭狀态,強調水量少、深度不足的雙重特征。其引申義可指事物貧瘠、不豐沛或學識、修養的粗淺匮乏。

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00頁):“乾淺:1. 水幹涸而淺。2. 比喻知識貧乏或内容空洞。”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3-1)。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自然地理描述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載:“河流乾淺,不通舟船。”指黃河部分河段因旱季水量減少、河床裸露,航運受阻。

    來源:郦道元《水經注》(中華書局校釋本)。

  2. 學識修養批評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評某些學者“持論乾淺,未窺堂奧”,批評其見解空洞、缺乏深度。

    來源:章學誠《文史通義》(葉瑛校注本,中華書局)。


四、近現代用法延伸

現代漢語中,“乾淺”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批評,如:

“某些理論框架乾淺,未能觸及問題本質。”(語言學論文用例)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2015年修訂版)對複合詞的語義分析。


“乾淺”以自然水體幹枯淺露為原始意象,擴展至抽象領域的貧瘠、淺薄之義,屬典型“由實到虛”的詞義演變。其使用需結合語境,常見于對資源、知識或思想深度的批判性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

“乾淺”是一個漢語詞彙,現多寫作“幹淺”(因“乾”為“幹”的繁體字),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水量少,水位低
    指河流、湖泊等因缺乏降水或蒸發導緻水量減少、水位下降的狀态。例如《宋史·河渠志七》記載:“今春闕雨,上河乾淺,堰身塌損。”

  2. 指水淺處
    特指江湖、池沼中水位較淺的區域。如《韓詩外傳》提到:“魚鼈厭深淵而就乾淺,故得于釣網。”

二、字義分解

三、用法與示例

四、補充說明

該詞屬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領域(如水利、環境科學)。需注意繁體字“乾”與簡體字“幹”的對應關系,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甚八閩比比劃劃撥草瞻風車腳初審叢棘電廠颠墜斷肉方城芙蓉幕高速鋼高溫作業高壓鍋宮掖故池咳家候台黃嫩皇嗣婚妻家常茶飯加官臉矯厲诘論階品繼好浸濡錦西風嫉視雞鹜狂顧雷轉聯絡員靈澤六莖跞躁漠泊目光短淺墓所篷索飄回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穹岫秋杪上蓋石墨雙賓語舒筋活絡素脩探風同歲生團部忘八蛋未足輕重無靈吳牛喘月纖堕絃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