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精緻的捶衣杵。亦用以指搗衣聲。 唐 司空曙 《和王卿立秋即事》:“宮響傳花杵,天清出露盤。” 龔骞 《九秋·秋風》詩:“柳絲蕩空菊入帷,颯颯宮響傳花杵。”
“花杵”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漢語詞彙,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指制作精緻的捶衣木杵,也借指搗衣時發出的聲響。其核心含義包含器物本身與聲音的雙重意象。
唐代詩人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中“宮響傳花杵”一句,通過花杵聲與露盤的清響形成意境對比,體現秋日宮廷生活的細膩場景。
在古詩詞中,“花杵”常與秋夜、宮廷等場景關聯,通過搗衣聲傳遞寂寥或思念之情,如清代龔骞詩句“飒飒宮響傳花杵”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意境表達。
注: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全唐詩》及宋代以後的文人筆記。
花杵是漢字詞語,一般指用于搗碎煉制藥材的工具,也可用于形容形狀奇特、花紋繁複的器物。
花杵的部首是艹,總計14畫。
花杵來源于古時煉丹煉藥的工具,主要用于研磨藥材。在現代也常用于形容工藝品的制作工具,如雕刻機械和金屬加工器具。
繁體字為花椎。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艸杵花。
1. 他用花杵将草藥研磨成粉末。
2. 這件工藝品上的花紋用花杵雕刻而成。
花朵、花瓣、杵子、花紋
槌、砧
碾、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