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箧簏的意思、箧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箧簏的解釋

謂竹箱。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精物妖怪百端》:“火從篋簏中起,衣物燒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箧簏(qiè l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由“箧”和“簏”兩個意義相近的單字組成,均指竹木制成的箱匣類盛物器具,尤其強調其小型、可提攜的特點。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

  1. 箧(qiè)

    《說文解字》釋為“箱也”,指小型箱子,多用于存放文書、衣物等輕便物品。如《莊子·胠箧》中“胠箧”(撬開箱子)即用此義。

    權威來源: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箧,箱也。從竹,夾聲。”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箧,〈書〉小箱子。”

  2. 簏(lù)

    《說文解字》釋為“竹高箧也”,特指高而深的竹箱,形制略大于箧。古時多用于存放書籍、卷軸。

    權威來源:

    《說文解字》:“簏,竹高箧也。從竹,鹿聲。”

    《康熙字典》:“簏,箱簏也,盛書器。”


二、複合詞“箧簏”的涵義

“箧簏”作為同義複合詞,泛指小型竹木箱匣,具有以下特征:

例證與文獻:

《宋書·王弘傳》:“家無馀財,唯圖書箧簏而已。”(形容家境清貧,僅有書籍箱匣。)

唐代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茶具隨箧簏,筆床伴釣篷。”(指茶具收納于小箱中。)


三、文化延伸

古人常以“箧簏”象征文人清簡的生活或學識的積累。如成語“傾箱倒箧”(倒出箱中所有物品)即源于此,比喻毫無保留。


權威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4. 《康熙字典》(清·張玉書等編)
  5.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注:古籍原文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現代詞典可查閱紙質或官方電子版。)

網絡擴展解釋

“箧”和“簏”是兩個與竹制容器相關的漢字,均以“竹”為部首,但具體含義和用法有所不同:


1. 箧(qiè)


2. 簏(lù)


3. 兩字異同

讀音 容器大小 典型用途 文化意象
qiè 較小 書籍、衣物 文人雅物,象征學識
較大 雜物、粗重物品 日常用具,偏實用

現代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竹器的分類或文獻例證,可查閱《說文解字》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敗國喪家闆平朝倫吃裡扒外俶獻刀芒妒女惡虐二十一條燔燒風餐浮塵負郭田附喬革新變舊膈肢窪貴疎杚量海砂嚎天喊地恒庸或者說講問蹇劣桀敖不馴金舠浄濑稽驗來去匆匆連敖烈暑黎朦靈姻路垂猛寒螟蟲昵近泥珠耦俪企待麒麟閣三茶六飯三略擅幹尚小雲上儀讪譏少是末勝券申擢使秩石缁刷淤殊不知思量速尤同疇頭家娘外骛尾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