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候的信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是 鳳 撫衙門來的 馬老爺 候劄。”
“候劄”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及解釋如下:
候劄指問候的信劄,即表達問候或緻意的書信。該詞由“候”(問候、等待)和“劄”(書信)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部分資料(如)提到“候劄”可能指候補名單,特指古代官員選拔中通過考試者的候選名單。但此解釋較少見于主流詞典或權威文獻,可能與“候劄”的另一種用法或誤傳有關,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查證。
適用于描述傳統書信往來或文學作品中提及的問候信件,例如:
“友人遠行,特寄候劄以表惦念。”
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桃花扇》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候劄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候(hòu)和劄(zhá)。候的部首是人字旁,劄的部首是木字旁。
候劄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稍有不同。候的古代寫法是都,它由“亼”和“又”組合而成,表示一個人雙手合十的樣子,意味着等待、接待之意。劄的古代寫法是䂖,由“木”和“卩”組合而成,表示一個木塊上的釘子,意味着用木片或竹片寫下的字據。
候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郵政系統。在古代,人們需要傳遞消息或交流信息時,可以使用候劄。候指的是等待接受消息的人,劄則是記錄消息的文書。人們在等候消息期間會持有候劄,等待信使将消息送達。
現代繁體字中,候劄的寫法保留了原始形态,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候劄的例句:
1. 他急切地等待着候劄的到來。
2. 請将這份候劄交給收信人。
3. 由于候劄丢失,他錯過了重要的消息。
候劄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
1. 候機室 - 指機場内等候飛機起飛或接人的地方。
2. 候車室 - 指車站内等候火車或接人的地方。
3. 候鳥 - 指季節性遷徙的鳥類,它們會在某些地方等候合適的時機再次遷徙。
候劄的近義詞包括等候、等待、等待信件,反義詞包括送達、派發、交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