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石綠。顔料的一種,也可入藥。《新唐書·地理志五》:“﹝ 江南道 宣州 宣城郡 ﹞土貢:黃連、碌青。”
“碌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碌青即“石綠”,是一種天然礦物顔料,主要成分為孔雀石(碳酸銅礦物),顔色呈青綠色。它既可作繪畫顔料,也可入藥,常用于古代中醫藥領域。
古代詩詞中常借“碌青”描述顔色或意象,例如:
碌青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碌石”,其特性包括: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礦物學細節,可參考《新唐書》或礦物學相關文獻。
碌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不聽話、任性、刁蠻”。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不服從、不順從他人的安排,固執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碌青由石和青兩個部首組成。石部表示該字屬于與“石”相關的字,青部表示該字與“青”相關。碌青共有8個筆畫。
碌青的來源較為複雜,受到了語言和地域的影響。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為“手碌刀斬”,指的是用手輕輕執刀劈砍,有些刁蠻的意思。
碌青的繁體字為「轤靑」。
古時候,“碌青”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但它的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1. 他真是個碌青,從來不聽别人的建議。
2. 小王越長大越碌青,連老師的話也不聽了。
3.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們的自信,但也不能讓他們變得太碌青。
組詞:碌碡(音樂器具名)、碌碡(行走艱難)、碌碌無為(形容庸庸碌碌的樣子)。
近義詞:任性、刁鑽、倔強。
反義詞:聽話、順從、溫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