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路的意思、攔路的詳細解釋
攔路的解釋
[block the way] 阻攔通路
詳細解釋
遮擋道路。 宋 楊萬裡 《雨中入城送趙吉州器之》詩之一:“拂溪楊柳縷生金,攔路山礬香殺6*人。”《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到了 牤牛山 跟前,這班人一定下山攔路,要借盤纏。”《花城》1981年第5期:“粗暴無禮的舉止,完全像攔路搶劫。”
詞語分解
- 攔的解釋 攔 (攔) á 遮擋,阻止:攔擋。攔阻。攔擊。攔劫。攔截。 對準,正對着:攔腰截斷。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路的解釋 路 ù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幹的人)。狹路相逢。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 方面,地區:外路貨。各路人馬。 種類:一路貨色。 大,正:“厥聲載路”。路門(宮室最内的正門)。路車(古代帝王及諸侯貴族所乘的車)。路輿(古代君主所乘的車)。路寝(古代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 車:筚路。乘路。 姓。 道途 筆畫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攔路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攔路”是一個漢語動詞,讀作lán lù,其核心含義是阻攔通路或阻擋前進。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指在道路上設置障礙或直接阻擋他人通行,例如“攔路搶劫”。
- 引申意義:也可比喻事物或困難阻礙發展進程,如“心理障礙成了他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使用場景
- 具體行為:描述實際阻擋道路的動作,常見于交通堵塞、搶劫或突發障礙物(如樹木倒塌攔路)。
- 抽象比喻:用于表示阻礙目标實現的困難,例如政策限制、技術瓶頸等。
- 文學描寫:多見于古典文學和武俠小說中,如《三國演義》中西涼軍“攔路擺開陣勢”。
例句與出處
- 古詩詞:宋代楊萬裡《雨中入城送趙吉州器之》中“攔路山礬香殺人”,形容山礬花香氣濃烈如“攔路”般引人駐足。
- 小說情節:《兒女英雄傳》提到“牤牛山攔路借盤纏”,體現綠林劫道的典型場景。
綜合理解
“攔路”既可用于具體物理空間的阻擋,也可擴展至抽象層面的障礙,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含義。其使用範圍涵蓋日常生活、文學創作及社會現象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攔路
攔路是指阻擋、阻止行人或車輛通過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攔字由扌部和蘭部組成,扌為手的手部,蘭為植物類的部首,攔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攔的本義為防止、阻擋,路則指道路、路徑,攔路的意思是阻擋行進的路。
繁體
攔字的繁體為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說文解字》中收錄的攔字寫法為“韋石即從扌於林”,即“扌”代表手,下面的“韋石”代表聲音。這個寫法表示的意思是靠手攔住,以聲音阻擋。
例句
1. 他用身體攔住了闖紅燈的車輛。
2. 我們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隻狗攔了下來。
組詞
攔住、攔截、*********、攔截導彈
近義詞
阻礙、阻攔、攔阻、擋住
反義詞
通行、放行、暢通、通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