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需的意思、科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需的解釋

亦作“ 科須 ”。政府于常規正賦外,因臨時需要科征財物。 宋 李綱 《與宰相論捍賊劄子》:“若止仰常賦,深恐緩急不免科須,米價翔踴,民力重困。”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并邊之民,死於殺掠;内地之民,死於科需,則四海百姓皆怨矣。”《宣和遺事》前集:“時 方臘 家有漆園,常為造作局多所科須,諸縣民受其苦; 兩浙 兼為花石綱之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需”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ē xū,主要用于描述政府常規賦稅之外的臨時性征調或征收財物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核心
    “科需”指政府因臨時需求,在常規稅賦外額外征取財物,帶有強制性和非固定性特點。

  2. 異體寫法
    該詞也寫作“科須”,兩者含義相同,常見于古代文獻。


二、曆史背景與用例

  1. 曆史語境
    該詞多見于宋代文獻,反映當時賦稅制度中的臨時性征收現象。例如:

    • 《鶴林玉露》提到:“内地之民,死于科需”,表明此類征調對百姓的負擔。
    • 李綱在奏疏中稱:“若止仰常賦,深恐緩急不免科須”,強調常規賦稅不足時需臨時征收。
  2. 社會影響
    這類征調常引發民怨,如《宣和遺事》記載因科需導緻“四海萬姓皆怨”,可見其對社會穩定的沖擊。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賦稅制度,可參考宋代經濟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需 的意思

科需(kē xū)是一個由“科”和“需”兩個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科學技術的需求。在現代社會中,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的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字的拆分部首是“禾”,總共有9個筆畫;“需”字的拆分部首是“雨”,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科需》這個詞語是在現代漢語中逐漸形成的,原意是指科學技術及其發展所帶來的需求。

繁體

繁體字中,“科”字寫作「稞」,“需”字寫作「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科”字有多種寫法,如:「稞」「科」「枲」「稞面」等;“需”字也有多種寫法,如:「須」「眛」「䣳」等。

例句

1.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引發了人們對各種科需的追求。

2. 在現代社會中,科需日益增長,需要不斷強化科技創新。

組詞

科學、科技、需求、需求量、科技創新等。

近義詞

科技需求、科學技術需求。

反義詞

非科技需求、非科學技術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