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緑绨的意思、緑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緑绨的解釋

綠色厚缯。《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後》:“中黃門 田客 持詔記,盛緑綈方底,封禦史中丞印。” 顔師古 注:“綈,厚繒也;緑,其色也。”《西京雜記》卷四:“中書以 武都 紫泥為璽室,加緑綈其上。”《隋書·潘徽傳》:“緑綈白檢,述 勛 華 之運;金繩玉字,表 殷 夏 之符。” 清 吳偉業 《永和宮詞》:“緑綈小字書成印,瓊函自署充華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緑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lǜ tí(根據現代漢語讀音,“緑”同“綠”,拼音為lǜ;“绨”拼音為tí)
釋義:指綠色的厚缯(缯是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
結構分析:

延伸說明:
“绨”類織物在古代屬較粗的絲織品,質地厚密,可能用于禦寒衣物或禮儀場合的裝飾。而“緑绨”強調其顔色特征,可能用于形容特定場合的織物或文學作品中的意象描寫。

由于該詞較為生僻,現代使用頻率極低,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獻中。如需例句或更詳細出處,可進一步查閱古代紡織類文獻或字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緑绨的意思和拆分部首與筆畫

緑绨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綠色絲織品。緑绨包含了兩個漢字:“緑”和“绨”。

“緑”的拆分部首為“糸”,總計筆畫數為9畫。這個字表示綠色,是由“史”和“八”組合而成。

“绨”的拆分部首為“纟”,總計筆畫數為7畫。這個字是表示絲織品的材料,是由“纟”和“弟”組合而成。

緑绨的來源和繁體字

緑绨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描述了秦始皇帝葬禮的時候所使用的綠絲織品。

緑绨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綠緹”,字形和簡體字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很多變化。緑绨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保持一緻。

緑绨的例句、組詞和近義反義詞

例句:他身穿一件緑绨袍子,顯得高貴典雅。

組詞:緑绨袍、緑绨裙、緑绨衣、緑绨織品。

近義詞:綠緞、綠絲。

反義詞:紅綢、黑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