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牽羊把茅的意思、牽羊把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牽羊把茅的解釋

見“ 牽羊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牽羊把茅”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左手牽羊、右手持茅草的行為,實際象征投降或謝罪的儀式化動作。

二、曆史出處

典故出自《史記·宋微子世家》:商朝滅亡後,商纣王之兄微子為向周武王投降,“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周武王因此赦免了他并恢複其地位。

三、文化内涵

  1. 投降儀式:牽羊代表獻祭,持茅草象征交出祭祀權,體現臣服。
  2. 政治隱喻:常用于描述戰敗者或犯錯者主動認罪、歸順的行為。

四、用法與延伸

五、參考資料

此成語承載了古代投降禮儀的文化符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牽羊把茅

"牽羊把茅"一詞是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成語,意指領導者親自帶領群衆努力工作的意義。它的拆分部首是牜(牛)和龍,共有14畫。成語"牽羊把茅"源自于《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話。

在繁體字中,"牽羊把茅"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牽羊把茅"的牽字的左邊有一點,表示驅趕的意義。羊字的古時寫法是像兩隻小腿的形狀,表示羊的形象。把字則是手的形象。茅字古時寫法多為三條橫線,代表茅草的形象。因此,"牽羊把茅"的古初漢字寫法鮮明地表達了文意。

以下是"牽羊把茅"的例句:

1. 領導者應當牽羊把茅,以身作則。

2. 古時候,皇帝常常親自牽羊把茅,示範百姓努力工作。

3. 隻有牽羊把茅,才能引領團隊向前發展。

以下是"牽羊把茅"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牽犢子、牽線、牽連

近義詞:親自帶領、親力親為、身先士卒

反義詞:坐享其成、置身事外、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