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功。 漢 陳琳 《韋端碑》:“撰勒洪伐,式昭德音。” 晉 張協 《七命》:“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殁則勒洪伐於金冊。”
“洪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義:指“大功”或“顯赫的功績”,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常見于碑文、頌詞等正式文體。
漢·陳琳《韋端碑》
“撰勒洪伐,式昭德音。”
意為:記錄并銘刻(韋端的)偉大功績,以彰顯其美德。
晉·張協《七命》
“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殁則勒洪伐於金冊。”
指生前顯赫的功名被載入史冊,死後功業被刻于金冊流傳後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韋端碑》《七命》原文或相關古籍注疏。
洪伐是一個多義詞,意思有很多種,主要是指大規模的洪水蔓延和滅絕,或是指大規模的災難性戰争。在古代,洪伐這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強大力量或人物的威風或勢力。
洪伐的部首是:水(氵)和人(亻),部首的位置是在字的左邊。洪伐的拆分筆畫是:洪(氵為3畫)和伐(亻為2畫),總共需要5畫。
洪伐源于古代漢語,傳承至今。在繁體字中,洪伐依然保留着其原始形态,沒有發生任何演變或變形。
在古代,洪伐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有些細節上的變化。例如,洪的漢字寫法中的氵可能沒有那麼規整,伐的漢字寫法中的亻可能姿态更加曲折。
1. 這次洪伐造成了城市的嚴重淹水。
2. 那場洪伐讓這個國家陷入了長期的戰争。
3. 他以洪伐之勢,迅速征服了整個領土。
洪鬼、伐罪、大洪水、伐謀、橫掃千軍
泛濫、蔓延、毀滅、戰争、征服
防洪、安撫、重建、和平、退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