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嘔心瀝血。 明 李東陽 《同年祭張亨父文》:“當其鉥心劌目,出鬼入神,傲睨一世,前無古人。”
“鉥心刿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釋:
核心含義
該成語主要有兩種解釋方向: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tóng xīn guì mù(部分文獻标注為 shù xīn guì mù),屬于聯合式成語,結構為“鉥心”與“刿目”并列(、)。
常見混淆
需注意與“刿心鉥目”(guì xīn shù mù)區分,後者出自韓愈《貞曜先生墓志》,意為“觸目驚心”(、)。兩成語字形相近但含義不同。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強調極緻的用心或付出,例如:“鉥心刿目二十載,終成傳世之作”()。
建議:在理解時優先采納“嘔心瀝血”的比喻義,若涉及曆史文獻中的具體描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向刑罰。
《鉥心刿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用刀割開胸膛、用刀剜去眼睛,比喻心靈受到極大的傷害,感到極度痛苦或受到極大的刺激。
《鉥心刿目》這個成語由“鉥”、“心”、“刿”、“目”四個字組成。
《鉥心刿目》最早出現在文學作品《封神演義》中,描述了妲己所施加的一種極刑。
以繁體字書寫《鉥心刿目》為「鑿心劌目」。
《鉥心刿目》這個成語的古時漢字寫法是「剉心劊目」。
他被親人背叛後,感到心如刀割,痛苦得仿佛經曆了一次鉥心刿目。
組詞:剖肝研腎、泣血枕戈。
近義詞:心如刀絞、心如刀割。
反義詞:心曠神怡、心花怒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