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拳跼的意思、拳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拳跼的解釋

見“ 拳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拳跼(quán jú)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由“拳”和“跼”兩個語素構成,主要用于形容身體蜷縮、無法伸展的狀态,常引申為處境困頓、不得舒展的抽象含義。其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蜷縮身體

    指肢體彎曲收縮,呈卷曲狀無法伸直的狀态。

    例:《後漢書·李固傳》有“拳跼不得伸展”之語,形容身體受束縛蜷曲。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6卷第1491頁。

  2. 處境困頓,不得舒展

    比喻因外界壓力或環境限制而陷入困境,難以施展抱負。

    例:宋代文人筆記中常用“拳跼一隅”描述人才受壓制。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283頁。


二、語素解析

二者組合後,“拳跼”強化了肢體與精神雙重受限的意象,兼具具象與抽象含義。


三、古典文獻用例

  1. 《後漢書·李固傳》:

    “固雖策免,猶拳跼不敢離左右。”

    注:此處指李革雖被罷官,仍因畏懼而蜷縮不敢遠離權力中心。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六十三。

  2.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

    “士人拳跼于科名,不複知經世之學。”

    注:批評文人受科舉束縛,思想不得解放。

    來源:《日知錄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十六。


四、近義詞辨析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文本的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蜷縮”“困頓”“掣肘”等更通用的詞彙。

(注:因權威詞典及古籍無線上公開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文獻信息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拳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拳局”相同,通常用來形容蜷曲不伸的狀态,可指身體或物體的蜷縮形态。

具體說明:

  1. 基本釋義
    詞義重點在于“蜷曲、收縮”,既可形容人因寒冷、緊張等蜷縮身體(如:他凍得拳跼成一團),也可描述物體因空間限制無法舒展(如:枯枝拳跼在牆角)。

  2. 使用提示
    該詞屬于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作品或古籍,日常交流中更常用“蜷縮”“蜷曲”等同義詞替代。

  3. 拓展建議
    若需例句或更詳細的用法解析,建議直接訪問滬江線上詞典查閱原始詞條,該詞典收錄了發音、近反義詞等擴展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罷北榜花牓眼谄心蚩尤冢賜帛丹繶打鋪禘禮鬥才對號敦仁阨僻法寶風霾風谕風枝忿火中燒憤勇負衆幹劇感慨激昂蛤像功裘貫跤挂賬古佛龜紋裹糧坐甲寒瘧鹄鹄灰灺漿粥奸威腳梯胫大于股驚顧駿茂孔壺來件撈采領青眬瞳迷背目無尊長毗盧帽強本節用茜紅橋山屈服熔體肉色身名俱泰食角守徼讨測貼費頭足異處脅附西方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