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經稱 帝釋 的外将,分别居于 須彌山 四埵,各護一方,因亦稱護世四天王。東方 持國天王 (名 多羅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長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執寶劍;西方 廣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紅色,執羂索;北方 多聞天王 ( 名毗沙門 ),身綠色,執寶叉。舊時寺廟山門兩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猙獰,又稱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參閱《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諸天會名》、《經律異相》卷一《四天王》。
“四天王”是一個源于佛教的概念,現也衍生出文化及現代用法的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四天王(又稱“四大天王”“護世四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源自印度古神話,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他們居于須彌山四方的四天王天(第一重天),各守護一方世界,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四位天王的特征
在當代語境中,“四天王”被泛化為對某領域頂尖四人組合的稱呼(如音樂、體育界),例如日本的“平成歌謠四天王”等。此用法源于日語詞彙“四天王”的傳播。
如需更詳細典籍依據,可參考《大般涅槃經》《封神演義》等文獻,或查閱寺院天王殿的解說。
《四天王》是一個詞彙,用來形容四個職業特别強大的人。它包括了“四”、“天”和“王”三個字。
《四天王》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四”、“天”和“王”三個部分。其中,“四”字的部首是“囗”,它的筆畫是四畫;“天”字的部首是“一”,它的筆畫是一畫;“王”字的部首是“玉”,它的筆畫是五畫。
《四天王》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佛教,用來形容佛教四大護法神,分别是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和多聞天王。在佛教中,他們被視為守護佛法的護法神。
在繁體字中,四個字分别為「四」、「天」、「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四」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可寫作「肆」;「天」字的寫法亦有所變化,可寫作「替」;「王」字的寫法則與現代相同。
1. 這個團隊的四位隊長被譽為四天王,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出色。
2. 這家公司的四位創始人被稱為行業的四天王,他們共同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組詞:天王寶座、四大天王、天家四王、四方天王。
近義詞:四大妖王、四大元帥、四大金剛。
反義詞:四小天王、天下無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