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過朱的意思、過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過朱的解釋

(1).加蓋印章。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小楷墨刻》:“予後晤 韓胄君 ,詰其故。 韓 曰:‘ 董 來借摹,予懼其不歸也,信手對臨百餘字以應之,并未曾雙鈎及過朱,不意其遽入石也。’”《歧路燈》第七一回:“惟有這位老爺性急,并不與内邊師爺商量,當堂就批,發房就叫填榜;堂上問完了事,就要過硃。”

(2).謂将禦筆增改的诏書過錄至他本。因禦筆多用朱筆,故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凡禦筆增改,遵録他本,謂之過硃。” 清 龔自珍 《上大學士書》:“學士職過硃,看本非所掌也,此乃第一大關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過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來理解,具有較為明确的古漢語色彩:

  1. 字面本義:塗刷朱紅色顔料或朱砂

    • “過”在此處意為“塗抹”、“塗刷”或“施加”。
    • “朱”指朱砂(一種紅色礦物顔料)或朱紅色。
    • 因此,“過朱”最原始的字面意思是指給器物、表面塗上朱砂或朱紅色的顔料。這常用于形容對器物進行裝飾或加工的過程。例如,給新制的木器塗上紅漆可以稱為“過朱”。
  2. 引申義:過分修飾、浮誇失實

    • 由“塗刷紅色顔料”這一具體動作引申開來,“過朱”更常用的是其比喻義。
    • 朱紅色在古代常代表華美、尊貴,但過度塗飾(“過”朱)則意味着過分雕琢、粉飾、誇張,以至于失去了本真或變得不切實際、浮華。
    • 這個引申義強調了一種“過度”的狀态,與“過猶不及”的哲學思想相通。它常用來批評言辭、文章、行為或外表上的過分渲染、矯揉造作、華而不實。

權威引用參考:

“過朱”一詞,本義指塗抹朱砂或朱紅色顔料進行裝飾;其更核心、常用的含義則是引申義,指過分地修飾、渲染,以至于顯得浮誇、不真實或失去了本真,常含貶義,用以批評華而不實的言辭、文章或行為。其思想根源與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密切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過朱”一詞的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存在兩種不同含義,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成語含義(現代常用)

  1. 基本解釋
    讀作“guò zhū”,形容過分贊美或吹捧,含貶義。其中“朱”原指紅色,引申為美好事物,此處強調過度美化。

  2. 用法特點
    多用于批評言談浮誇、不切實際的行為,如“廣告過朱了,與實際效果不符”。例句中還常見于提醒他人需實事求是,避免虛僞矯飾。

二、曆史行政術語(古籍記載)

  1. 具體含義
    指古代文書處理中的兩種操作:

    • 加蓋印章:如明代《敝帚軒剩語》提到“未曾雙鈎及過朱”。
    • 謄錄禦批:因皇帝批改用朱筆,将修改内容轉錄至其他副本的過程,清代《郎潛紀聞》稱“凡禦筆增改,遵録他本,謂之過硃”。
  2.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署文書流程,如《歧路燈》中“堂上問完了事,就要過朱”。

總結
“過朱”需結合語境理解:現代多用作批評過度贊美的成語,而古籍中則為行政術語。建議使用時注意文獻背景,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奧處白壤榜格保姆寶飾北方方言禅人禅杖陳兵馳函愁慵當門犬黮昏阽危诋傷方面軍斧政迒陌慧炬昏棄較争嗟痛巨積亢音高唱老狗雷辎涼友連捷離苑賂田馬主木手逆言拍子炮打燈兒配件潑皮賴肉遣遇錢質清除綦繡起用七正森锵山邸眚期蜃女釋嫉使用價值汰揀套褲特區添鹽着醋苕榮頭佬土口香醋小賣枭私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