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荷校的意思、荷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荷校的解釋

以肩荷枷。即頸上帶枷。校,枷。《資治通鑒·後梁均王乾化三年》:“庚辰, 晉王 發 幽州 , 劉仁恭 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方正》:“﹝ 吳廷舉 ﹞又以事忤逆 瑾 ,被逮荷校九日,死而復甦。”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四:“兼以 蘇成 激變、 高樸 敗檢之後,宗室侍衛騷擾荷校之餘,朝廷常慎選邊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荷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彙。根據《漢語大詞典》[來源1]和《辭源》[來源2]的釋義,該詞由“荷”與“校”二字組成,本義指古代囚犯佩戴的一種木質刑具,即“木枷”。

  1. 基本釋義

    “荷”在此處為動詞,意為“扛、戴”;“校”通“枷”,指約束頸部的刑具。《說文解字》[來源3]記載:“校,木囚也”,說明其材質與用途。荷校即指犯人被強制佩戴木枷示衆,常見于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刑罰體系,如《明史·刑法志》[來源4]所述:“荷校者,罪人之示衆也”。

  2. 曆史淵源與文化影響

    荷校不僅是司法懲戒手段,也承載着道德訓誡功能。其形制為兩片木闆相合,中間穿孔固定犯人頸部及雙手,常附加鐵鍊或标識罪名的木牌。這一刑具在《水浒傳》[來源5]等古典文學中多次出現,成為反映古代社會法制與倫理觀念的重要符號。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 zdic.net/hans/荷校)
  2.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3. 《說文解字》
  4. 《明史·刑法志》
  5. 《水浒傳》第四十九回

網絡擴展解釋

“荷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 詞義與結構

2. 曆史用例

3. 現代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資治通鑒》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碑座不做肉暢適長湯蟾阙丞弼逞壯穿過欻吸出胸大辇打傷棼橑扶接浮渲感恩戴德規谏圭影害硶河帥鴻筆皇天上帝慧悟嘉禾緘音健在衿棍九師積習生常舉口開明士紳炕寝曠居利達捩手覆羹郦其離子録公毛中書民和年豐弄虛作假配載妾婦之道晴朝青燈黃卷傾蓋邛崃坂鋭很上篇上論攝景神韻食不甘味失水魚實至名歸松膠宿所天緣蝸角之争響銅脅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