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谏的意思、規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谏的解釋

[expostulate] 以正義之道勸人改正言行的不當之處

上有過則規谏之,下有善則傍薦之。——《墨子·尚同上》

詳細解釋

謂以正言勸誡谏诤。《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規諫其君長,下有以教順其百姓。”《新五代史·雜傳·高行珪》:“ 行珪 性貪鄙,所為多不法,副使 範延策 為人剛直,數規諫之。”《紅樓夢》第九九回:“惟是幕友們耳目最長,見得如此,得便用言規諫,無奈 賈政 不信。” 洪深 《歌女紅牡丹》:“ 紅牡丹 偶爾規谏,反遭毒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規谏”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勸誡意義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含義

“規谏”指以正義之道或懇切言辭勸誡他人改正言行不當之處,強調通過正直、理性的方式提出批評或建議。

二、詞義結構

由“規勸”和“谏诤”複合而成:

三、經典出處與用法

  1. 文獻記載
    • 《墨子·尚同上》:“上有過則規谏之,下有善則傍薦之。”
    • 《新五代史》記載範延策多次規谏高行珪的不法行為。
  2. 文化内涵
    古代被視為臣子對君主、晚輩對長輩的責任,強調以禮法為依據的正統勸誡方式。

四、使用場景

五、近義與反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墨子》《新五代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規谏的意思

規谏(guī jiàn)是一個漢字詞,意指規勸或忠告。它蘊含了給予他人建議、糾正錯誤并幫助他人成長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規谏由“言”和“谏”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言”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言語或言談有關;“谏”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與規勸或忠告有關。總體而言,規谏包含12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字

規谏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彖傳》。這個詞的繁體字是規諫,其中的“規”和“谏”在繁體中均有微小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規谏并非完全相同。古代的規谏字形有一處不同,即右側的“甲”字旁。古代寫作“規諫”的規谏中,用了“甲”這個字作右偏旁的部首。

例句

1. 我想規谏他一下,希望能幫助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2. 作為朋友,我們應該相互規谏,共同成長。

組詞

規谏的組詞: 規勸、規範、規矩、谏言、忠告等。

近義詞

規谏的近義詞: 規勸、規誡、規勸等。

反義詞

規谏的反義詞: 贊美、稱贊、褒獎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