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緘音的意思、緘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緘音的解釋

書函音訊。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書籍·書柬》:“和議再成,界河山而如舊;緘音遽至,指 鞏 洛 以為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緘音(jiān yī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合成詞,由“緘”與“音”二字組合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緘”本義為“封閉”,引申指“閉口不言”,如“緘口”“緘默”;“音”指“聲響”“消息”,如《說文解字》釋“聲生于心,有節于外謂之音”。因此,“緘音”可解作“停止發聲的行為狀态”,多用于書面語境表達沉默、不傳遞信息之意。

從語源學角度,《漢語大詞典》收錄“緘”的用例可追溯至《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緘閉匣匮”,其“封閉”義項後衍生出“保守秘密”的抽象含義。而“緘音”作為固定搭配,最早見于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文中以“緘音待叩”形容學者慎言求真的态度。

現代漢語中,“緘音”的用法包含兩層引申:

  1. 主動沉默:如“他緘音三日,終以長信闡明立場”,體現克制表達的主觀選擇(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2. 信息隔絕:如“兩地緘音廿載”,描述通訊斷絕的客觀狀态(參考《辭海》第六版)。

該詞在當代文學作品中常作為修辭手法,例如:“戰火中的驿站緘音如啞,唯餘孤雁劃破長空”,通過聽覺缺失強化場景的寂寥感(參考《文學意象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緘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書函音訊(常見釋義)

二、保持沉默(成語用法)

總結與建議

  1. 優先含義:根據多數古籍和詞典解釋,“書函音訊”是更常見且權威的釋義,尤其在書面表達中。
  2. 注意語境:若需表達“沉默”之意,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引申或比喻用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事物異名錄》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锾邦憲拔營本嗓剝削者不即不離不是話頭不鮮纏包常林歡乘釣弛禁觸鼻澹沲打旋羅彫蟲篆刻訂閲泛梗風激電駭風知扶榇膚俗海鱗海水聲速和良哄犯呼籲駕跨急波波靳世刻牙躨跜流澗邏袖曩辰俳嬉蒲服绮靡侵侵秋禦辁車取媚熱勁任公子榮羨肉贅傷創神榇手紮棠橹倓錢讨吃棍陶迳危若朝露誣慢霧鬙憲防閑廢賢庑諧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