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烈而倔強。 梁啟超 《複友人論保教書》:“其一人猶竄逐搜捕,瀕死數四,幸而免焉而已,而其精悍鋭很之氣不衰。”
“鋭很”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見詞彙,可能是由“鋭”和“很”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分别解釋如下:
若按字面組合理解,可能指“鋒利而乖戾”,或形容性格尖銳且偏執。但需注意:
如需進一步分析,請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
《鋭很》(rùi hěn)是一個中文詞語,形容一個人敏銳、聰明、機智。這個詞常用于褒義,表示對某個人智慧和反應能力的贊揚。
《鋭很》一詞的部首是金(金字旁),其拆分部首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它的總筆畫數為15,其中金部的筆畫數為8,而很部的筆畫數為7。
《鋭很》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現代漢字的演變而來。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銳很」。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銳」字的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些不同。具體來說,古代的「銳」字在上半部分加了一個金字旁,表示與金屬相關的含義。而「很」字在古代與現代的寫法相似。
1. 他的思維非常鋭很,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内解決問題。
2. 她的見識和思考方式非常鋭很,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想法。
1. 鋭利:形容刀劍等鋒利的物體。
2. 鋭敏:形容感覺或思維敏銳、靈敏。
3. 鋭利度:衡量銳利程度的指标。
1. 聰慧:形容智力高、思維敏捷的人。
2. 機敏:形容反應迅速、靈活的人。
1. 遲鈍:形容反應遲緩、理解能力低下的人。
2. 愚笨:形容思考和理解能力較差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