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線青熒的油燈和紙張泛黃的書卷。借指清苦的攻讀生活。 元 葉颙 《書舍寒燈》詩:“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一折:“赴 瓊林 飲宴,不枉了青燈黃卷二十年。”
青燈黃卷是漢語成語,讀作qīng dēng huáng juàn,具體解釋如下:
指光線青熒的油燈和紙張泛黃的書卷,借代清苦的讀書生活。
最早見于元代葉颙《書舍寒燈》詩:“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後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亦有引用:“你既愛青燈黃卷,卻不要隨機而變。”
在古代,青燈黃卷不僅是物質條件的寫照,更象征文人淡泊名利、專注學問的精神境界。
如需更多例證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成語詞典等權威來源。
《青燈黃卷》是一個成語,形容讀書人勤奮學習的情景。它指的是讀書人黃昏時點起燈獨坐,讀書寫字的場景。
《青燈黃卷》的拆分部首是靑、灬、卩。靑的筆畫數為8,灬的筆畫數為5,卩的筆畫數為2。
《青燈黃卷》來源于唐代李商隱的詩作《夜雨寄北》,其中寫道:“卧看牽牛織女星,胸中應有日月行。 青燈黃卷待回首,素手喹喇隔紙針。”這首詩中的“青燈黃卷”一詞,後來成為形容讀書人的象征。
《青燈黃卷》的繁體字為「青燈黃卷」。
古時候,《青燈黃卷》的漢字寫法和現在基本相同,隻是有些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例如,“黃”字的“⿰艹⿱⺀⿹田日”寫法,現在寫作“⿱草日”。
他每天晚上都青燈黃卷,埋頭苦讀。
青年、亮燈、黃昏、讀卷。
近義詞:勤學苦讀、埋頭苦幹。
反義詞:遊手好閑、荒廢時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