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雕胡的意思、雕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雕胡的解釋

(1).茭白子實,即苽米。煮熟為雕胡飯。《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卑溼則生藏莨蒹葭,東薔雕胡。” 司馬貞 索隱:“雕胡,案謂菰米。” 宋 陸遊 《村飲示鄰曲》詩:“雕胡幸可炊,亦有社酒渾。” 清 趙翼 《宴集九峰園》詩:“烹鮮斫鱠炊雕胡,主人稱觴客避席。”

(2).指茭白。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達年逾八十好種名藥餘奇而訪之因題二章》詩:“怪來昨日休持鉢,一尺雕胡似掌齊。”

彫胡:菰米。六谷之一。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為臣炊彫胡之飯,烹露葵之羹,來勸臣食。”《西京雜記》卷一:“ 太液池 邊皆是彫胡、紫蘀、緑節之類。菰之有米者, 長安 人謂為彫胡。” 唐 王維 《登樓歌》:“琥珀酒兮彫胡飯,君不禦兮日将晚。”《本草綱目·穀二·菰米》﹝集解﹞引 蘇頌 曰:“菰生水中,葉如蒲葦,其苗如莖梗者,謂之菰蔣草,至秋結實,乃彫胡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雕胡”是漢語中對一種古代重要糧食作物的雅稱,特指菰米,即禾本科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的穎果。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雕胡”是“菰米”的古稱,又稱“雕苽”“安胡”。其名稱源于菰米成熟時外殼呈黑褐色,帶有雕琢般的紋理(“雕”通“凋”,指采摘;“胡”形容其穎果細長如胡須)。菰米曾是古代“六谷”(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後因菰草易感染黑粉菌形成茭白,菰米逐漸退出主食行列。


二、植物學特征

菰為多年生水生草本,廣泛分布于中國沼澤濕地。其籽實(菰米)細長呈深紫色,富含蛋白質與微量元素,先秦至唐代為主要栽培作物。因菰米易脫落且産量低,宋元後逐漸被水稻取代,現僅存野生品種。


三、文學與文化意象

“雕胡”在古典文學中象征隱逸生活與田園風味:

  1.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鄭玄注“六谷”含“菰米”,印證其先秦主食地位 。
  2.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描繪菰米飯的質樸清雅 。
  3. 王維《登樓歌》:“酌醴焚枯魚,烹葵藿兮奠雕胡”,反映唐代文人雅士的飲食風尚 。

四、詞源考據

“雕”通“凋”,取“成熟可收”之意(《說文解字注》:“雕,傷也,引申為草木零落”);“胡”指菰米細長如胡須(《爾雅義疏》:“胡,頸下垂肉也,喻穎果形态”)。此名最早見于《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


五、現代價值

菰米現被重新發掘為健康食品,其膳食纖維含量高于糙米,抗氧化活性顯著。北美原住民采集的野生菰米(Wild Rice)與之同屬不同種,成為高端食材。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雕胡”是古代對水生植物“菰”(gū)及其産物的稱呼,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本含義

  1. 菰米
    指菰的籽實,古代列為“六谷”之一,可煮飯食用,又稱“雕胡米”。唐代詩人王維曾用“彫胡飯”描述其制成的食物。

  2. 茭白
    當菰感染黑粉菌後,莖部膨大形成紡錘形肉質莖,即現代常見的蔬菜茭白。此時植株無法結籽,故“雕胡”也可代指茭白。


二、植物學特征


三、曆史與文獻記載


四、現代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分類或曆史文獻,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本草綱目》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安神定魄阿武白洋澱闆印八襲悲慽辯畫博學宏才刍牧戴季陶丁丁光光法藍方陣防制紛至踏來貢墨海北海鶴荒穢金窓凈飯王絶問郡界儁良鈞批哭喪榴花天酒漏粉廬徼鹿野苑媽咪媒伯麪肥谟士泥窗凝情牛耦辔輿疋丢撲搭啓丐七九虬床湆沞诠補饒恕薩爾貢王宮賞恤砂土舍己從人聖父生犀石璧宋女誦説罔利微孔汙坳象譯小報告邪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