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囚山的意思、囚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囚山的解釋

唐 柳宗元 作《囚山賦》,有句雲:“聖日以理兮,賢日以進,誰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孫汝聽 注:“ 永貞 元年,公謫居 永州 。 元和 九年,有此賦。” 王俦 補注引 晁補之 曰:“《語》雲:‘仁者樂山。’自昔達人,有以朝市為樊籠者矣,未聞以山林為樊籠也。 宗元 謫南海久,厭山不可得而出,懷朝市不可得而復,丘壑草木之可愛者,皆陷穽也,故賦《囚山》。”後多以賦“囚山”指抒發對投閑置散生活的感慨。 金 元好問 《桐川與仁卿飲》詩:“海内斯文君未老,不須辛苦賦《囚山》。” 清 錢謙益 《張藐姑太仆許饷名酒疊前韻奉簡》:“官罷故人稀折簡,罪深明主勒投簪……漏屋書傳君自聖,《囚山》賦就我真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囚山”一詞源于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囚山賦》,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詞源與典故
    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創作《囚山賦》,将連綿山勢比作囚禁自己的牢籠,表達被貶谪的壓抑與對朝堂生活的懷念。晁補之注解稱,柳宗元因久困山野,視原本可愛的山林丘壑為“陷阱”,故以“囚山”抒懷。

  2. 文學引申義
    後人多用“囚山”代指對投閑置散生活的不滿。例如金代元好問在詩中用“不須辛苦賦《囚山》”暗喻懷才不遇;清代錢謙益亦借此表達仕途失意。

  3. 現代語義擴展
    在當代語境中,“囚山”可比喻陷入困境、難以擺脫束縛的狀态,常用于形容工作、生活中的被動處境。但此用法多基于字面衍生,與典故原意已有所區别。

注意:該詞屬文學典故詞彙,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詩文或曆史文本分析。若需深入了解,可查閱《柳宗元集》或《囚山賦》相關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囚山的意思

囚山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指的是被囚禁的山,即被囚禁在山中的人或物。它既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環境中被山峰包圍的地域,又可以用來比喻被困擾、束縛或禁锢的狀況。

囚山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囚山的部首是山字旁,它通常作為左右構件使用。囚山總共由8筆組成。

囚山的來源

囚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其中,“囚”形聲字,由囚(qiu)表示聲音,山(shan)則表示意義;“山”則是象形字,形狀類似于山峰的輪廓。

囚山的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囚山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

據古代漢字演變的研究,囚山的古代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已無法考證。

囚山的例句

1. 那個村莊被高聳的囚山包圍,宛如一個天然的屏障。

2. 在囚山之中,他感到自由與希望漸漸消失。

囚山的相關詞彙

組詞:囚禁、山峰、環境

近義詞:禁锢、束縛

反義詞:自由、開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