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鶴之行列。借指成列的士兵。《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 王先謙 集解引 李頤 曰:“鶴列,謂兵如鶴之列。” 唐 權德輿 《奉和鄜州劉大夫出師》:“行師齊鶴列,錫馬盡龍媒。”
(2).如鶴般排列。形容軍陣齊肅。 北周 庾信 《拟詠懷》之十二:“梯衝已鶴列, 冀 馬忽雲屯。”
(3).戰陣名。 唐 許敬宗 《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偃月疏營,右澤左陵之勢;浮雲寫陣,鵝張鶴列之奇。” 唐 獨孤及 《風後八陣圖記》:“ 魏 之鶴列, 鄭 之魚麗, 周武 之熊羆, 昆陽 之虎豹,出匪以律,我異於是。”
“鶴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鶴的行列
字面指鶴群整齊的隊列,引申為成列的士兵。這一用法源自《莊子·徐無鬼》中“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注釋家李頤解釋為“兵如鶴之列”。
軍陣齊肅的比喻
形容軍隊排列如鶴般整齊肅穆。例如北周庾信《拟詠懷》中“梯衝已鶴列,冀馬忽雲屯”,即用“鶴列”描繪軍陣的嚴整。
戰陣名稱
古代軍事術語中,“鶴列”也指一種特定的戰陣布局。唐代許敬宗在《尉遲恭碑》中提到“鵝張鶴列之奇”,說明其與“鵝張”等陣型并列,具有獨特戰術意義。
“鶴列”既可指自然中的鶴群隊列,也用于軍事領域描述士兵列陣或特定戰術,後期衍生出比喻整齊有序的成語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鶴列》是一個成語,意為鶴鳥排列整齊的樣子。用來形容行列有序、井然有序的場景或隊伍。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軍隊整齊列隊或人們排隊或坐姿端正的情景。
《鶴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其中,“鶴”字的部首為鳥,表示這個字與鳥有關。總共由11畫構成。
而“列”字的部首是刀,表示與刀有關。總共由6畫構成。
《鶴列》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原文描述了屈原在楚國宮中觀察到宮女們圍繞在皇帝身邊時, 像一群鶴鳥般整齊列隊,禮儀莊重而動作協調。這個場景給了屈原很大的震動,使他感歎不已。
鶴列(鶴為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鶴的寫法與現代相差不大。而列字在古代寫作“歛”,字形與現代有些許差異。
1. 軍隊練兵時,整齊的鶴列已成為他們隊列訓練的标志。
2. 各位同學請注意,從現在起,請按照老師的要求坐好并保持鶴列。
鶴銜茅草、鴛鴦戲水、鳳凰于飛。
齊整、整齊劃一、井然有序。
雜亂、混亂、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