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中箭。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石梁銜箭,銅山飲羽。” 隋 盧思道 《從軍行》詩:“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激揚銜箭虎,疑懼聽冰狐。”
(2).以口含箭。 唐 張說 《玄武門侍射》詩:“雪鶴來銜箭,星麟下集弦。” 唐 鄭畋 《題缑山王子晉廟》詩:“鶴馭争銜箭,龍妃合獻綃。”
“銜箭”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猶中箭
指被箭射中,常見于描述戰鬥或狩獵場景。
例:
以口含箭
指用嘴叼住箭,多用于神話傳說或詩意化描寫。
例:
若需更全面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語辭海》《庾信集注》等古籍。
《銜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口服箭藥,也可以指戰士挾箭上陣。這個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軍隊勇敢善戰。
《銜箭》的拆分部首是衣(衣物的意思),箭的拆分部首是矢(射箭的意思)。衣部首有五畫,矢部首有五畫。
《銜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小說《水浒傳》中。在小說中,有一個角色叫做魯智深,他在一次戰鬥中拔箭當飲,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戰鬥力。從那以後,《銜箭》就成為形容勇敢戰士的成語。
《銜箭》的繁體字是「銜箭」。
在古時候,「銜箭」的漢字寫法有時候會稍有變化。其中一個常見的變體是「衘箭」。
1. 他戰鬥勇敢,宛如銜箭出征。
2. 這支隊伍是精銳中的精銳,每個戰士都能銜箭上陣。
銜口福、口服藥
持箭、握箭、挾弓、執弩
放箭、釋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