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歲寒的意思、歲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歲寒的解釋

[cold season in a year] 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餘捉蟋蟀,汝奮臂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詳細解釋

(1).一年的嚴寒時節。《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唐 黃滔 《秋色賦》:“松柏風高兮歲寒出,梧桐蟬急兮煙翠死。” 陳毅 《紀念*********同志殉難三十周年》詩:“先驅好肝膽,松柏耐歲寒。”

(2).喻事情的終極。《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二年》:“ 江陵 素畏 襄陽 人,又衆寡不敵,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歲寒復不為朝廷所容。” 胡三省 注:“歲寒,以喻世事終極處。”

(3).喻老年。《文選·潘嶽<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 李善 注:“春榮喻少,歲寒喻老也。”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詩:“少壯樂難得,歲寒心匪他。”

(4).喻困境,亂世。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管鮑》:“知人未易,相知實難,談美初交,利乖歲寒。” 南朝 宋 鮑令晖 《拟客從遠方來》詩:“終身執此調,歲寒不改心。”《南史·梁紀上·武帝上》:“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下前去為人所使,此豈歲寒之計。”

(5).喻忠貞不屈的節操(或品行)。《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二年》:“ 梁 主奕葉委誠朝廷,當相與共保歲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歲寒"一詞在漢語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釋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義:寒冷的季節

指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即深冬時節。

《漢語大詞典》 釋為:"一年的嚴寒時節,深冬。"

《現代漢語詞典》 明确其指代"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常與自然現象關聯,如"歲寒霜雪降"。

二、引申義:艱困的環境

比喻惡劣的處境或嚴峻考驗,強調逆境中的堅韌性。

《論語·子罕》 經典用例:"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以松柏耐寒喻君子節操,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符號。

《漢語大字典》 指出其引申為"比喻亂世或困境",如古籍中"歲寒知君子"的用法。

三、文化意象與象征

凝結為固定文化意象,代表高潔品格與生命韌性:

  1. 植物象征:松、柏、竹因耐寒特性并稱"歲寒三友",見于宋代林景熙《霁山集》"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脩篁為歲寒友" 。
  2. 詩詞意境:杜甫《搗衣》"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别心"、白居易《贈元稹》"歲晚将何獲,此心終不移"等,均以"歲寒"暗喻時局或心志。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3.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4. 林景熙. 《霁山集》. 古籍刻本.
  5. 彭定求 等編. 《全唐詩》. 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歲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歲寒”原指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即深冬時節。例如《論語·子罕》中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通過自然現象描述寒冬景象。這一含義在古文和現代漢語中均被廣泛使用。

二、比喻義

  1. 困境與考驗
    常比喻艱難的環境或人生的困苦階段,如“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強調困境中才能顯現堅韌品質。

  2. 忠貞與氣節
    以松柏耐寒的特性象征堅貞不屈的品格,如張九齡《感遇》中“自有歲寒心”,贊美在逆境中保持節操的精神。

  3. 老年或終極階段
    少數文獻中引申為“老年”或“事情的終極”,如李白詩句“少壯樂難得,歲寒心匪他”,暗指人生晚年的堅守。

三、文化象征

“歲寒三友”(松、竹、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高潔品格的經典意象,源于“歲寒”與耐寒植物的關聯。這種文化符號在詩詞、繪畫中頻繁出現,傳遞逆境中的精神力量。

四、典型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化典故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論語》《資治通鑒》等典籍原文,或查看搜索來源中的、等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包工禀堂博征齒數噉噆等杖钿扇頓絕返祖現象蜂氣戤典怪戾官閣廣陵閨禁圭組酣觞紅苕氣黃口兒擐甲執兵胡笛恚疾毀削噭哮佳器界别解困咭啈進賢黜佞九簭料應籮間盲孔毛衣馬上牆頭楣棟妙采閩海木陛木皮嶺平易企想髯髯衽金革山矢室受律瘦生霜角輸錢私覆遂賞讨話填守挺傑通習推立頑戲悟會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