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蒼天不憐憫保佑。語本《詩·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 朱熹 集傳:“弔,愍。”後因以“昊天不弔”為哀悼死者之辭。 漢 蔡邕 《濟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弔,降此殘殃。”《陳書·世祖紀》:“昊天不弔,上玄降禍。大行皇帝奄捐萬國,率土哀號,普天如喪。”《元史·後妃傳一·莊懿慈聖皇後》:“九族鹹育於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弔,景命靡融。”參見“ 不弔 ”。
“昊天不吊”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于哀悼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來源與本義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昊天”指蒼天,“吊”通“愍”,意為憐憫。本義為“蒼天不憐憫、不保佑世人”,表達對天命的無奈與控訴。
詞義演變
後世将其發展為哀悼逝者的固定用語,尤其在诔文、祭文中常見。例如《元史·後妃傳》用“昊天不吊,景命靡融”表達對皇後逝世的悲痛。漢代蔡邕在诔文中亦寫道:“昊天不吊,降此殘殃”,強化了其哀悼屬性。
用法與特點
典型示例
如《陳書·世祖紀》載:“昊天不弔,上玄降禍”,用以哀悼帝王駕崩,凸顯莊重感。
此成語從批判天命轉為哀悼辭令,承載古代文化中對生死與天命的複雜情感,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場景。
“昊天不吊”可以理解為對上天不加以關注或者不在乎上天的安排。這個詞在民間用來形容一個人無視天命,凡事自己決斷,不遵從任何規定或者勸告。
拆分部首:日月心
筆畫:13畫
《昊天不吊》一詞來源于《莊子·逍遙遊》。在這篇道家經典的文字中,昊天是指上天,吊意味着關注、惦念。這句話通常會與前文:“人之始生,天地之間有億萬年之劫。……是故昊天不吊,而思諸己者存焉。” 連接在一起被引用,用來表達人之行事不受上天束縛的意思。
《昊天不弔》是其繁體字寫法。
古時的《昊天不吊》可以寫作“昊天不弔”。
他整天遊手好閑,對工作昊天不吊,沒有任何責任感。
- 昊天:指上天、天空。 - 不吊:不在乎、不關注。
對上天不關心、不顧、不重視。
抱有敬畏、順服、順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