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不吊的意思、昊天不吊的詳細解釋
昊天不吊的解釋
謂蒼天不憐憫保佑。語本《詩·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 朱熹 集傳:“弔,愍。”後因以“昊天不弔”為哀悼死者之辭。 漢 蔡邕 《濟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弔,降此殘殃。”《陳書·世祖紀》:“昊天不弔,上玄降禍。大行皇帝奄捐萬國,率土哀號,普天如喪。”《元史·後妃傳一·莊懿慈聖皇後》:“九族鹹育於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弔,景命靡融。”參見“ 不弔 ”。
詞語分解
- 昊天的解釋 .蒼天。昊,元氣博大貌。《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原夫圖籙之見,迺昊天休命。”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
- 不吊的解釋 .謂不為天所哀憫庇祐。《詩·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 元 揭徯斯 《大元勅賜修堰碑》:“堰無功兮民孔勞,民孔勞兮天不弔
專業解析
鑒于未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網絡文獻,以下解釋嚴格依據權威漢語辭書及古代經典文獻對“昊天不吊”的釋義進行客觀闡述:
昊天不吊
一、 字詞解析與字面意義
- 昊天: “昊”指廣大無邊,“天”即天空、上天。“昊天”合用,特指浩渺蒼天,常作為對至高無上主宰(天帝、上天)的尊稱或代稱,帶有敬畏之意。其意象強調天的廣闊與威嚴。
- 不吊: “吊”在此處非現代常用義,古義為“善”、“淑”,即“美好”、“善良”、“仁善”之意。“不吊”即“不善”、“不仁”,指上天不施仁愛、不懷慈悲。
字面直譯: 浩渺的上天不仁慈(不施恩惠)。
二、 典故出處與引申義
此語典出《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吊昊天,亂靡有定。” 及《左傳·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吊,不憖遺一老。” 後演化為固定成語“昊天不吊”。
- 核心含義: 表達對上天(或命運)不仁慈、不眷顧的沉痛控訴與哀歎。常用于遭遇重大不幸(如賢者逝世、國家災禍、個人慘劇)時,抒發對天道不公、命運無常的極度悲憤與無奈。
- 情感色彩: 帶有強烈的悲痛、哀傷、絕望與譴責意味。使用者常處于極度不幸的境地,以此語宣洩對無情上天的質問。
三、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昊天不吊”屬書面語,多用于莊重、哀悼的語境:
- 悼念逝者: 尤用于悼念德高望重、功勳卓著或英年早逝者,表達“天不佑善人”的痛惜。例:“昊天不吊,哲人其萎。”
- 慨歎災禍: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或不幸事件,表達對天道不仁的悲憤。例:“昊天不吊,降此大戾。”
- 文學表達: 在嚴肅文學、挽聯、祭文中用以增強悲劇色彩與哀思的深度。
權威依據參考(基于經典辭書與文獻):
- 釋義核心參考《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辭源》(商務印書館)及《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昊”、“天”、“吊(古義)”、“昊天不吊”詞條的權威解釋。
- 典故出處依據《詩經·小雅·節南山》及《左傳·哀公十六年》原文。
- 用法說明綜合了《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對成語用法的規範及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實際用例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昊天不吊”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于哀悼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
來源與本義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師”。“昊天”指蒼天,“吊”通“愍”,意為憐憫。本義為“蒼天不憐憫、不保佑世人”,表達對天命的無奈與控訴。
-
詞義演變
後世将其發展為哀悼逝者的固定用語,尤其在诔文、祭文中常見。例如《元史·後妃傳》用“昊天不吊,景命靡融”表達對皇後逝世的悲痛。漢代蔡邕在诔文中亦寫道:“昊天不吊,降此殘殃”,強化了其哀悼屬性。
-
用法與特點
- 語境:專用于表達對逝者的惋惜,暗含對天意不公的感慨。
- 結構:主謂式成語,屬中性色彩,但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歸類為生僻成語。
- 注音:拼音為hào tiān bù diào,繁體寫作“昊天不弔”。
-
典型示例
如《陳書·世祖紀》載:“昊天不弔,上玄降禍”,用以哀悼帝王駕崩,凸顯莊重感。
此成語從批判天命轉為哀悼辭令,承載古代文化中對生死與天命的複雜情感,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背日性标寄陛辭避禍禀履駁文財鹵長安日承破抽思槌仁提義廚下出滞淹大頀東郭先生兌利高底怪力亂神果仁兒鼓外圈漢注戬福潔誠極服禁忌急如星火羁枕倦客抗辭困逼良醞蓼蓼僚友令誕離怨論客論味鹵煙蠻船囊裝嫩綠辟世辟選強濟輕灰螼蚓跂塗巏嵍衰疢肆行無忌松床條森汀濘停刑韋編韋缟文園寤寐烏夜啼鞋底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