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不吊的意思、昊天不吊的详细解释
昊天不吊的解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师”。 朱熹 集传:“弔,愍。”后因以“昊天不弔”为哀悼死者之辞。 汉 蔡邕 《济北相崔君夫人诔》:“昊天不弔,降此残殃。”《陈书·世祖纪》:“昊天不弔,上玄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率土哀号,普天如丧。”《元史·后妃传一·庄懿慈圣皇后》:“九族咸育於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弔,景命靡融。”参见“ 不弔 ”。
词语分解
- 昊天的解释 .苍天。昊,元气博大貌。《书·尧典》:“乃命 羲 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原夫图籙之见,迺昊天休命。”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
- 不吊的解释 .谓不为天所哀悯庇祐。《诗·小雅·节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如何不弔,事临垂克,遘疾陨丧!” 元 揭徯斯 《大元勅赐修堰碑》:“堰无功兮民孔劳,民孔劳兮天不弔
专业解析
鉴于未检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网络文献,以下解释严格依据权威汉语辞书及古代经典文献对“昊天不吊”的释义进行客观阐述:
昊天不吊
一、 字词解析与字面意义
- 昊天: “昊”指广大无边,“天”即天空、上天。“昊天”合用,特指浩渺苍天,常作为对至高无上主宰(天帝、上天)的尊称或代称,带有敬畏之意。其意象强调天的广阔与威严。
- 不吊: “吊”在此处非现代常用义,古义为“善”、“淑”,即“美好”、“善良”、“仁善”之意。“不吊”即“不善”、“不仁”,指上天不施仁爱、不怀慈悲。
字面直译: 浩渺的上天不仁慈(不施恩惠)。
二、 典故出处与引申义
此语典出《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及《左传·哀公十六年》:“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 后演化为固定成语“昊天不吊”。
- 核心含义: 表达对上天(或命运)不仁慈、不眷顾的沉痛控诉与哀叹。常用于遭遇重大不幸(如贤者逝世、国家灾祸、个人惨剧)时,抒发对天道不公、命运无常的极度悲愤与无奈。
- 情感色彩: 带有强烈的悲痛、哀伤、绝望与谴责意味。使用者常处于极度不幸的境地,以此语宣泄对无情上天的质问。
三、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昊天不吊”属书面语,多用于庄重、哀悼的语境:
- 悼念逝者: 尤用于悼念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或英年早逝者,表达“天不佑善人”的痛惜。例:“昊天不吊,哲人其萎。”
- 慨叹灾祸: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或不幸事件,表达对天道不仁的悲愤。例:“昊天不吊,降此大戾。”
- 文学表达: 在严肃文学、挽联、祭文中用以增强悲剧色彩与哀思的深度。
权威依据参考(基于经典辞书与文献):
- 释义核心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辞源》(商务印书馆)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昊”、“天”、“吊(古义)”、“昊天不吊”词条的权威解释。
- 典故出处依据《诗经·小雅·节南山》及《左传·哀公十六年》原文。
- 用法说明综合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对成语用法的规范及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昊天不吊”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主要用于哀悼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
来源与本义
该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昊天”指苍天,“吊”通“愍”,意为怜悯。本义为“苍天不怜悯、不保佑世人”,表达对天命的无奈与控诉。
-
词义演变
后世将其发展为哀悼逝者的固定用语,尤其在诔文、祭文中常见。例如《元史·后妃传》用“昊天不吊,景命靡融”表达对皇后逝世的悲痛。汉代蔡邕在诔文中亦写道:“昊天不吊,降此残殃”,强化了其哀悼属性。
-
用法与特点
- 语境:专用于表达对逝者的惋惜,暗含对天意不公的感慨。
- 结构:主谓式成语,属中性色彩,但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归类为生僻成语。
- 注音:拼音为hào tiān bù diào,繁体写作“昊天不弔”。
-
典型示例
如《陈书·世祖纪》载:“昊天不弔,上玄降祸”,用以哀悼帝王驾崩,凸显庄重感。
此成语从批判天命转为哀悼辞令,承载古代文化中对生死与天命的复杂情感,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鸠百谱豹胡不施铲薙朝门冲昏头脑揣挫传名传説楚居丹粉恩举耳朵眼儿坊中语飞鸿印雪肥珠子附辇干燥器歌楼公尔忘私鬼戏瑰瓒海渎寒蝉僵鸟悍泼后曹搰拉见缗兼明骄兵警锡静域浸润机云寄在不寄失亢炎克壮乐亭调敛袂嶚阔六色钱论理濛涌念相俳歌蓬瀛钱肆荣启扫愁箒森布稍食伸大拇哥栓子私卒贪霸亡阙五典三坟显异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