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味的意思、論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味的解釋

論說如何得到美味。語本《呂氏春秋·本味》:“ 湯 得 伊尹 ……説 湯 以至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説之善者, 伊尹 以論味隆 殷 , 太公 以辨釣興 周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論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論說如何得到美味,源自古代典籍的典故。以下從詞義解析、詞源背景等方面展開說明: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通過論述或探讨的方式,分析如何獲得美味。其中:

    • “論”:指分析、讨論,如《文心雕龍》中的“論說”概念。
    • “味”:既指味覺感受(如食物的滋味),也延伸至對事物的興趣或意趣(如“趣味”)。
  2. 語境延伸
    在文學作品中,常以“論味”比喻通過言辭或策略達成更高目标。例如,《文心雕龍》提到伊尹通過談論美味輔佐商湯興盛,姜太公以“辨釣”興周,均是用具體事物隱喻治國之道。

二、詞源背景

“論味”最早見于《呂氏春秋·本味》,記載商湯得賢臣伊尹後,伊尹通過講述烹饪之術(“至味”)來闡述治國理念,後被南朝劉勰引用為經典論說案例。此典故體現了以日常事物喻指宏大主題的修辭傳統。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中,例如: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論味”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更多作為典故或學術術語出現。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哲學内涵,可參考《呂氏春秋》及《文心雕龍》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論味:詞義解析

「論味」一詞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論」和「味」。

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論」字的部首為「讠」,筆畫數為6。

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味」字的部首為「口」,筆畫數為8。

論味的來源

「論味」一詞來源于《荀子·勸學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淫,無以視下;不毒,無以視上;不辯,無以論味。愚民所以窮年苛政嚴刑,而無有能奮臂擊楫将之者,以其口之所先受者至也。”此處的「論味」意為鑒别品味,喻指辨别美食和高雅品味的能力。

論味的繁體字

「論味」的繁體字為「論味」。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論」字的寫法稍有不同,為「論」,發音和意義與現代一緻。而「味」字的古代寫法為「甹」,表示嗅覺、味覺的意思。

論味的例句

1. 他是一位美食家,懂得如何論味。

2. 這個節目邀請了專業的品酒師來論味。

論味的組詞

品味、味覺、美味、口味、滋味

論味的近義詞

辨味、鑒味、品味

論味的反義詞

不辨味、不鑒味、不品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