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蓼的意思、蓼蓼的詳細解釋
蓼蓼的解釋
長大貌。《詩·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毛 傳:“蓼蓼,長大貌。”
詞語分解
- 蓼的解釋 蓼 ǎ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披針形,花小,白色或淺紅色,果實卵形、扁平,生長在水邊或水中。莖葉味辛辣,可用以調味。全草入藥。亦稱“水蓼”。 蓼 ù 形容植物高大。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蓼的解釋 蓼 ǎ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披針形,花小,白色或淺紅色,果實卵形、扁平,生長在水邊或水中。莖葉味辛辣,可用以調味。全草入藥。亦稱“水蓼”。 蓼 ù 形容植物高大。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蓼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自古典文獻,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讀音:liǎo liǎo()。
- 核心含義:形容植物茁壯生長的樣子,特指植物高大、茂盛的狀态。這一釋義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蓼莪》中的“蓼蓼者莪,匪莪伊蒿”,毛傳注為“長大貌”。
文學背景
- 《詩經》引用:在《蓼莪》一詩中,“蓼蓼”通過描繪莪蒿的生長,隱喻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念與哀思。例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體現了孝道主題。
其他延伸
- 植物學關聯:蓼本身為蓼科草本植物,多生于水邊,葉辛辣可調味,部分種類可入藥(如酸模葉蓼、水蓼等)。但“蓼蓼”一詞不直接指代植物,而是側重形态描述。
注意
- 讀音區分:單獨“蓼”字另讀lù(如“蓼藍”),但“蓼蓼”一詞固定讀liǎo,需避免混淆。
總結來看,“蓼蓼”是古典文學中通過植物生長狀态表達情感的典型詞彙,兼具形象性與抒情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蓼蓼》的意思
《蓼蓼》(liao4 liao4)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兩個意義:
一、形容植物長得茂盛、繁榮的樣子,類似于“郁郁”、“蓊蓊”,形容植物生長得旺盛。
二、形容水草生長的地方,比如河灘上生長的草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蓼蓼》的拆分部首是“艹”和“米”,部首“艹”表示與植物有關的字,部首“米”表示與種子有關的字;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蓼蓼》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蓼蓼》一詩中。在繁體字中,蓼蓼的寫法是“蓼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定的差異。在古代字典《康熙字典》中,蓼蓼的寫法為“蔽蔽”或“藤蓼”。寫法的演變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改變的。
例句
1. 沿着河灘走,遠遠可以看到蓼蓼的水草帶。
2. 那片土地上長滿了蓼蓼的植物,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蓼蓼草、蓼蓼地、蓼蓼茂盛。
近義詞:郁郁、蓊蓊。
反義詞:稀疏、蕭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