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管的意思、毫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管的解釋

指毛筆。 唐 陸龜蒙 《紀夢遊甘露寺》詩:“雲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聊記夢中遊,留之問禪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毫管"是漢語中由"毫"與"管"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書寫工具。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及古代文獻使用慣例,該詞包含三層遞進解釋:

一、本義溯源 "毫"原指獸類細毛,《說文解字》釋為"長銳毛",特指制筆原料。而"管"本義為竹制吹奏樂器,後引申為筆杆。《新唐書·藝文志》記載"韋誕制筆,以鼠須為毫,青竹為管",完整呈現古代毛筆的構成要素。

二、引申義項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常作借代手法:

  1. 代指書法創作,如韓愈《毛穎傳》"中書君老而秃,不複任,吾嘗謂君中書,今不中書耶?"即以拟人手法暗喻毫管功能
  2. 象征文章著述,陸龜蒙《書帶草賦》"毫管增華,臨池濯色"形容文采斐然
  3. 特指史官職責,《文心雕龍·史傳》"秉筆荷擔,莫此之勞"注疏引作"操毫管以記言"

三、詞義演變 宋代後隨着制筆工藝革新,"毫管"逐漸被"毛筆"替代,但在詩詞創作中仍保留其典雅特質。楊萬裡《謝建州茶使吳德華送東坡新集》"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風獨遣紫毫管"即展現其文學意象的傳承。

參考來源: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辭源》(第三版修訂本) 《全唐文》卷八百 《文心雕龍校注》中華書局195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毫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毫管(拼音:háo guǎn)指毛筆,是古代文人對毛筆的雅稱。該詞由“毫”(指動物毛制成的筆尖)和“管”(指筆杆)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毛筆的構造。

來源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紀夢遊甘露寺》:

“雲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聊記夢中遊,留之問禅客。”
詩句中“毫管”與“煙搦”呼應,描繪了執筆作詩時如煙似霧的意境。

用法與語境

  1. 文人創作象征:常用于詩詞、書畫領域,如“胸中塊壘、民族品格,都寄寓于這一毫管、這一筆墨”。
  2. 修辭手法:通過借代(以工具代指創作行為)增強文學性,例如“勢挾風雷搦毫管”形容筆力雄健。

補充說明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或藝術評論中,強調傳統書寫工具的文化意蘊。

别人正在浏覽...

百金之士崩落不到烏江心不死不費吹灰之力裁縫殘刻草荄常篇承擔澄旻沉穩除身雌牙扭嘴竄絕黨社迪喆東鳀督察警二斟封崇風緻格尺根指數功程貫金故城龜長于蛇跪履郭舟灰黪矜寵浄心進士科九趣可憎酷刻隴頭水梅花村臬使品郎寝飯傾動泉路雀迷眼容态肉袒上交上映沙魇盛年不重來審官院什襲而藏史觀順非而澤絲挂子桃紅妝銜竿香薰薰小賬惜福